百年路上的我們 |東北大學:“一二·九”運動的主力和先鋒

2021年04月04日19:27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蘊含著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文化基因、精神動能。建校近百年,東北大學勇擔強校興國時代使命,引導師生厚植家國情懷,傳承紅色基因,砥礪政治品格。今天,高校紅色校史故事由東北大學講述“一二·九”運動。

百年前的華夏大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列強環伺。救亡圖強、民族獨立和解放,成為國人魂牽夢繞的期望。1923年,東北大學宣告成立了。以御侮興邦為辦學初衷的東北大學,在白山黑水間撐起一面興學育人、文化救國的大旗。

奉天省議會關於創辦東北大學的咨文及成立東北大學的批文。東北大學供圖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大學被迫流亡。東大人一路求學,一路抗爭,歷時15載,輾轉四地,積澱了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

1935年12月8日晚,許多東北大學學生都經歷了這個不眠之夜。他們剛剛接到了來自北平學聯的通知:12月9日上午向國民黨政府代表何應欽進行愛國請願,反對華北自治,反對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要求一致抗日。“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數千學生發起了聲勢浩大的“一二·九”運動。

12月9日凌晨,東北大學300多名學生在總校大餐廳緊急集合。身為黨支部書記的宋黎,被推舉為東北大學請願隊伍總指揮。

1935.12.9 高舉旗幟的東大師生。東北大學供圖

在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等校學生被軍警阻隔在城外的情況下,東北大學作為游行隊伍西路縱隊的唯一主力,高舉大旗,沖出被軍警包圍的校門,走上西直門大街,並按時到達了新華門前,與中國大學等10多所學校匯合。

孰料,國民政府代表何應欽避而不見請願學生代表。在請願不成的情況下,東大指揮部主動邀請各校代表共同研究,決定舉行示威游行。東北大學被推舉擔任整個游行隊伍的指揮學校,宋黎擔任總指揮。游行隊伍決定先去西直門迎接清華、燕大隊伍入城,然后再到天安門舉行學生大會。游行示威開始后,東大隊伍始終走在最前列,成為“一二·九”運動的主力和先鋒。

西四牌樓、王府井大街,都曾留下東大學子在數九寒冬裡與軍警搏斗的畫面﹔水龍頭、大刀、木棍也未能阻止年輕卻又堅韌的步伐。著名的“一二·九”運動從這天拉開了序幕。

12月14日,北平報紙登載了“冀察政務委員會”要在16日成立的消息,北平學聯決定在16日再發動一次大示威,並讓東大再擔重任:宋黎和鄒魯風負責這次游行的指揮工作﹔確定游行隊伍分為四路,東大被定為第一路共8所學校的領隊學校。

東北大學供圖

16日,東大隊伍200多人,4人一行,一列挨著一列,沖出被軍警包圍的校門,一邊行進一邊高唱:“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東北大學教師閻述詩親歷了這場血腥的搏殺,被學生們視死如歸的凜然氣概所感染,他將著名詩人光未然的《五月的鮮花》譜上激昂悠遠的旋律,迅速在學生中傳唱開來,“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他們曾頑強的抗戰不歇”。這首最早在東北大學師生中唱響的歌曲,很快流傳到全國,成為家喻戶曉的抗日救亡歌曲。

“一二·九”運動的歷史硝煙已漸漸遠去,但那段充滿不屈斗爭的悲壯歲月,依然需要我們銘記。

多年來,東北大學舉辦了很多紀念“一二·九”運動的校園文化活動,比如已經連續舉辦十八屆的“妙筆流聲”詩歌散文大賽,通過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征文作品和一部部聲情並茂的朗誦作品,緬懷先輩,致敬經典﹔還有每年舉辦的紀念“一二·九”運動長跑、校史朗誦會、《離離原上草》校史話劇等活動,廣大師生們都熱情參與,在活動中傳承紅色基因,深刻體悟先輩們挺身而出、為國擔當的愛國精神和家國情懷。

東北大學校史詩歌朗誦會。東北大學供圖

東北大學校史詩歌朗誦會。東北大學供圖

東北大學校史話劇《離離原上草》劇照。東北大學供圖

“一二·九”運動在中國現代史上寫下了如此濃墨重彩的一頁。同樣,“一二·九”運動也是東北大學師生用生命和鮮血生動詮釋愛國熱情的光輝一頁。

“一二·九”運動中,東大學子的愛國吶喊,振聾發聵,久久不息。這份勇敢擔當、這腔赤忱熱血,在一代代東大人心中種下了愛國的種子,愛校、愛鄉、愛國、愛人類的追求也從此一刻未曾停歇。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