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時極限鏖戰,淬火礪練救援精兵

——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隊開展“守衛2020”地震、山岳救援綜合實戰演練

2020年07月06日15:43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為進一步對標“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求,打造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專業化隊伍,提高應對地震、山岳等災害事故處置能力,不斷提升隊伍聯勤聯動和應急救援專業處置能力,全面檢驗支隊專業隊伍建設成果,7月2日至4日,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隊組織開展“守衛2020”地震、山岳救援綜合實戰演練。 

  

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災情”突至 迅疾響應

2日凌晨3時58分,演練正式開始。演練假設鞍山市千山區上石橋村地區發生裡氏5.7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道路、橋梁、水源、通信、電力完全中斷,多處建筑倒塌,大量群眾被困。災情發生后,支隊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調集1支地震救援輕型隊、1支地震救援重型隊、1支山岳救援隊、1支戰勤保障隊、1支應急通信保障分隊、2支救援機動隊,共16台救援車輛,260名消防指戰員,調配生命探測、破拆起重、頂撐支護、警戒洗消、照明救生等1768件套裝備器材至指定地點集結備戰。5時16分,各參戰單位力量全部抵達集結地點,集結列隊后對攜行的器材裝備及72小時自我保障物資進行了集中檢查清點,隨后沿山路按照編組模式迅速徒步趕赴災害現場。

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從難從嚴 貼近實戰

此次演練從“真訓、實演、嚴考”的要求出發,一切瞄准“最不利”環境,對標“最極端”情況。模擬作戰第一線無公共通信網絡、無外部給養和供應、無動力電源和人工水源等災情場景,設置了10公裡負重攜行、遇河搭橋、向上破拆、平衡支撐、狹小空間救援、60米架設繩橋、T型救生、高空傷員轉移、重物牽引等10個科目。針對探測、搜索、破拆、起重、撐頂、急救及緊急避險等救援技能開展重點訓練。演練現場設置8名導調員,搭建了5個作業區域、11個救援點位,根據現場場景臨機增設科目,實時評估搜救人員安全防護、施救分工編組、救援方案制定、警戒區域劃分、救援方法和程序是否合理到位,隨時叫停、當場指出問題、及時進行改進。此次演練科目多、時間久、任務重。全體參戰指戰員面對夏季高溫炎熱、山區氣候多變、任務連續復雜等困難,精神飽滿,斗志昂揚,克服了作業時間長、生活補給困難等嚴峻考驗,充分展現了鋼城消防救援鐵軍優良風貌。

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

礪練體系 保障有力

參演戰勤保障隊伍以資源調集配置為核心,確保裝備物質迅速調集,高效配置,進一步磨練了大型災害事故救援行動戰保體系。支隊應急通信保障分隊出動機動通信指揮車,對350M超短波轉信台、衛星電話、4G圖傳、布控球、綜合圖像平台、無人機、移動指揮終端等多種通信保障裝備進行了現場測試。宣傳保障分隊全程遂行作戰任務,完成了救援現場文字、圖像等多類現場資料信息的快速編輯和傳輸任務。戰勤保障分隊出動餐飲保障、物質運輸、油料補給等專業車輛,對參戰人員實施全程餐飲、住宿、裝備、供電、油料、衛生保障,為提升聯勤聯動及應急保障能力積累了經驗。

通過此次實戰拉動演練,全面檢驗了隊伍地震、山岳災害事故救援綜合能力,磨練了隊伍協調指揮、裝備攜行、應急通信、戰勤保障、攻堅救援等作戰環節體系。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隊將繼續主動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的標准,進一步完善各類災害事故救援預案,調整優化救援力量,不斷提升快速反應、力量投送、指揮決策、戰勤保障等方面實戰能力,切實擔負起新時代應急救援工作重任。

(責編:尹柏寒、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