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油田:擔當責任,書寫傳奇

2020年03月19日09:11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2019年8月,受台風“利奇馬”帶來的持續降水和渤海天文潮共同作用,遼河油田日產量跌到月度計劃線以下。受災最重時,全油田關停油井623口,直接影響日產油1371噸。面對嚴重的災情,遼河油田上下全力應對。公司主要領導、主管領導帶頭值班值守,指導復產工作。公司防汛辦24小時不間斷跟蹤水情,有序組織復產。

困難面前,遼河油田人從未低頭,9月20日,在受水災持續影響39天后,遼河油田因災關停井全部復產,日產油重回月度計劃線之上。

2019年,遼河油田全年生產原油1007.56萬噸,比上年增產12.46萬噸,生產天然氣6.04億立方米,超計劃34.2%﹔桶油基本運行費和完全成本均同比下降,油田整體盈利4.62億元。

回首50年來的發展之路,遼河石油人始終以“我為祖國獻石油”為己任,書寫了石油工人自強不息、勇挑重擔、為國奉獻的創業詩篇。為國家經濟建設、能源安全和地方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70年的早春,遼河石油會戰拉開恢弘序幕,標志著遼河油田誕生。從此,遼河石油人踏上了波瀾壯闊的創業歷程。

遼河油田走過的50年,是一部忠誠擔當的產業報國史。從1973年跨入百萬噸行列,到1986年突破1000萬噸、1995年達到1552萬噸歷史最高峰,到2019年底,連續34年保持千萬噸規模穩產,累計生產原油4.8億多噸、天然氣880多億立方米,全面建成我國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產基地,在“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宏偉事業中貢獻了“遼河力量”。

遼河的穩產注定是一個傳奇。在國內千萬噸產量以上級別的油田中,遼河是勘探面積最小的油田之一。但是,多年來,遼河盆地卻在陸灘不到10000平方公裡的勘探面積上實現連續34年千萬噸以上穩產,打破了正常的開發規律,不斷挑戰油藏的開發極限,始終保持在全國大油田行列,創造了“小面積、大貢獻”的驚人業績,成為奠定中國石油東部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石。

這源於50年來,不論遇到何種艱難險阻,遼河人為國奉獻能源的堅定信念從未動搖,始終用行動詮釋著責任和擔當。

在克服惡劣生產條件中詮釋責任擔當。創業時期,遼河人住“干打壘”、喝“鴨子湯”、走“泥漿路”, 在鹽鹼灘上安營扎寨,在蘆葦蕩中擺開戰場,他們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豪邁氣概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轉戰黃、於、熱,揮師興隆台、會戰西柏坡,三上大民屯,進軍淺海灘,拓展外圍盆地……戰天斗地,熱火朝天,打開了一個個油氣富集的地下寶庫,牽出了一條條奔涌的工業油流。

在應對自然災害中詮釋責任擔當。“九河下梢,十年九澇。”每年7、8月份主汛期,外洪內澇是遼河油田穩產的最大威脅。然而,遼河人始終以無畏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組織能力,贏得了一次又一次抗洪勝利。1985年,遼河迎戰4次洪峰沖擊,打贏汛期“油田田保衛戰”,全年超額完成生產任務。

在攻克勘探開發難題中詮釋責任擔當。在千萬噸穩產的路上,遼河人面對的更大困難來自地下——石油勘探開發的困難。遼河探區地質構造復雜,“就像摔在地上的盤子又被踩上一腳。”尤其油品更是以喻為“死油”的稠油、超稠油為主,當時流行的順口溜是:有油不流,油愁人更愁。幾十年來,遼河人在沒有經驗可以借鑒的前提下,憑著一股為國家多找油快找油的勁頭,發揮“油稠人不愁、困難也低頭”的精神,攻克了一道道技術難關,使普通稠油和高凝油由“死油”變成了“活油”,特、超稠油熱採技術的突破,稠油不再愁人,成為遼河油田發展舉足輕重的砝碼,2019年稠油年產達到606.2萬噸。如今,遼河稠油開採特色技術和管理經驗,已經走出遼河,走向世界。

在破解老油田穩產之憂中詮釋責任擔當。原油資源有限,產量遞減是自然規律,穩產成為世界級難題。走過50年的遼河,勘探程度越來越高,開發處於“雙高期”,老油田穩產需要付出更為艱辛的努力。近年來,遼河科研人員不斷解放思想,變質岩內幕油氣藏勘探理論和技術獲得重大突破,興隆台潛山累計上報探明儲量1.27億噸,通過創新建立一套層系、縱疊平錯、水平井立體開發井網、頂部注汽、非混相重力穩定區的三維立體開發方式,3年時間建成了百萬噸產能規模。2019年,遼河堅持“老區不老、小塊不小”理念,通過全員抓產量、管理保產量、科技提產量,全年超額完成年度增儲任務﹔在洪澇災害等不利因素影響產量近13萬噸的情況下,全年生產原油1007.56萬噸,同比增產12.5萬噸。更為可喜的是,遼河近年先后獲得柴達木盆地1.9萬平方公裡流轉礦權和鄂爾多斯盆地及外圍1.84萬平方公裡油氣探礦權,為遼河老油田千萬噸穩產注入新的血液。

50年來,遼河源源不斷地把“工業血液”輸入共和國的“經濟動脈”,譜寫了一曲曲艱苦奮斗的創業之歌、開拓創新的進取之歌、昂揚向上的奉獻之歌。油田的不斷發展壯大,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的共同發展,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50年來,遼河累計向國家和集團公司上繳利稅費2800多億元,位於遼寧省納稅企業前列,在履行國有特大型企業經濟、政治和社會責任中,在助力國家經濟和地方經濟發展中彰顯著“遼河價值”。

新時代,如何擔起國有能源企業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

不可否認,從時間上看,遼河油田已進入勘探開中后期,地上地下矛盾日益突出,勘探難度越來越大,主力生產區塊進入快速遞減期,油價中低位波動徘徊,這些均對效益生產形成壓力﹔從空間上看,落實2018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保証能源安全的重要指示,遼河重任在肩。走過50年開發歷程的遼河,面臨著“未來向何處”這樣一個必答題。

建設高質量“千萬噸油田、百億方氣庫”——這是遼河給出的堅定回答。

這是遼河肩負黨和國家政治責任,置身於集團公司、遼寧省及盤錦市發展大局,立足打造集團公司、遼寧省骨干力量,對發展方向的重大調整,也是一次發展戰略的全面重塑。

千萬噸持續穩產,既是政治任務,也是遼河油田不可動搖的效益根基﹔儲氣庫建設上升為國家重點工程,依然是政治任務,遼河具備得天獨厚的地域和資源優勢,必須扛起責任,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新的目標規劃,對遼河發展具有重大轉折意義和深遠影響。千萬噸油田是抓牢“生命線”推進遼河主戰場“硬穩”,力爭將千萬噸規模穩定到2030年,為油田高質量發展贏得更多機遇和空間。而百億方氣庫,瞄准的是成為東北最大調峰中心,目前規劃了7座氣庫。2025年,可形成50億立方米以上工作氣量﹔2035年,具備100億立方米以上的調峰保供能力,將成為遼河新的發展產業和效益增長極。

圍繞新目標,油田下大力氣編制了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形成了八大業務板塊和海外業務到2025乃至2030年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優先發展油氣勘探開發板塊,有效發展工程技術工程建設、石油化工、外部市場三大板塊,協調發展生產保障、礦區服務、多元經濟三個板塊,加快發展新能源板塊,將海外業務新發展作為外部市場重頭戲,實現業務發展高質量、發展動力高質量、發展基礎高質量、運營水平高質量。

藍圖繪就,遼河有信心也有能力實現這一目標。

向資源要發展底氣。“手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遼河探區剩余待探明儲量20余億噸,剩余可採儲量近億噸,方式轉換和新增礦權區均可拓展資源空間。而且,遼河已開發油氣藏具備不可多得的儲氣條件,新建的幾條國家天然氣主干管道夯實了氣源和輸送基礎,地處京津冀和東北地區銜接帶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為建設大型儲氣庫創造了有利條件。遼河堅信“老區不老、小塊不小”,堅持油氣並舉、穩油增氣,堅定“新區快突破”,不斷夯實資源家底。

向創新驅動要活力。多年發展,遼河從基礎研究到現場應用、從研發儲備到試驗推廣,已經形成完整的核心技術、配套技術系列,稠油特色勘探開發技術處於行業領先水平。遼河進一步聚焦勘探開發核心技術,著眼“優勢領域保持領先、趕超領域快速提升、前沿領域超前儲備”,打好經濟有效提高採收率攻堅仗,全面增強油田穩產基礎。

向一體化優勢要發展合力。經過50年的發展,遼河形成了油氣生產、工程技術、工程建設、燃氣利用、輔助保障、多元經濟協調發展的格局,具備綜合一體化管理優勢。尤其八大業務板塊規劃和海外業務布局進一步靠實了發展目標,“三項制度”和“油公司”模式改革進一步破除了體制機制障礙,干部員工謀改革、求發展的強烈共識進一步凝聚起奮進力量,形成建設高質量“千萬噸油田、百億方氣庫”的強大合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經歷半個世紀風雨洗禮的遼河油田開啟了建設“千萬噸油田、百億方氣庫”的新征程。面對光榮而艱巨的使命,遼河上下勇擔時代使命,永葆進取精神,推動遼河這艘航船駛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責編:孝媛、湯龍)

精彩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