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牛河梁遺址田野考古項目執行領隊郭明:細細發掘,追尋歷史記憶 郭明(右)和同事在拼對陶片。 受訪者供圖 人物小傳 郭明,1978年生,遼寧省北鎮市人,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牛河梁遺址田野考古項目執行領隊、“考古中國:紅山社會文明化進程研究”項目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東北地區史前考古。…
遼寧構建多維度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乒乒乓乓”…… 小小乒乓球在球桌之上、球網兩端旋轉跳躍,兩名選手正揮動球拍,激烈對攻﹔球桌旁,裁判員緊盯賽況,翻動記分牌……寬敞明亮的體育館裡,場地被劃分成多個區域,每塊區域中都上演著這樣的情形。場邊觀眾不時激動地喝彩、鼓掌。…
遼寧開通地震預警信息服務 本報沈陽6月5日電 (記者郝迎燦)記者從遼寧省地震局了解到:日前,遼寧省地震預警信息服務正式開通。遼寧省地震局副局長程海生介紹,遼寧省地震預警信息服務范圍為遼寧省全域,提供全省范圍內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和重點預警區秒級地震預警服務。…
人民日報點贊遼寧:推進工會驛站建設 把暖心服務送到勞動者身邊 臨近中午,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環衛工人於國春收拾好清掃工具,走進位於明廉街道明西社區的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洗手消毒后,把飯盒放進微波爐,坐在椅子上打開話匣子,“渴了喝口水,餓了熱口飯,累了歇歇腳,都離不開這間小小的驛站。” 累了能歇腳、手機能充電、飯涼能加熱……近年來,遼寧省總工會針對環衛工人、快遞員、出租車司機等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實際問題,推動省內各級工會建立以戶外勞動者為主要對象的工會驛站體系,改善戶外勞動者工作條件。…
葦海深處 守護鶴鳴 “野化訓練是一項持之以恆的工作,把本領都教給它們,才能放心” 微風拂過,蘆葦搖曳。遼河口濕地深處的一間平房內,遼寧省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鶴類繁育保護站技術人員趙仕偉(見圖,周頌雪攝)正守著一隻剛出生3天的丹頂鶴幼雛,這是保護站今年成功孵化的第一隻丹頂鶴幼雛。…
遼寧設立黑土地司法保護基地 本報沈陽6月4日電 (記者劉洪超)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與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3日正式簽署《環境資源保護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根據雙方協議,遼寧正式設立全省首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基地——黑土地司法保護基地,以新質生產力激活環境資源司法保護新動能,持續擦亮環資審判司法品牌。據介紹,遼寧高院選擇中國科學院沈陽生態所“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作為黑土地司法保護基地,充分發揮黑土地保護與修復、科普宣傳教育、案例推廣、專業培訓、產業振興等多元功能,強化科學技術、數字技術和生物技術賦能,是探索環境資源“恢復性司法實踐+科技創新”的有益嘗試。…
人民日報點贊沈陽:匯聚創新人才 積蓄發展動能 5月30日,2024“博士沈陽行”活動現場,497家單位、8000余個博士崗位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博士生前來咨詢、洽談。 “沈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