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金屬“慢性病”,有妙招(嘮“科”) 金屬也有“慢性病”? 打個比方,如果把金屬看成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的上班族,它也會患上疲勞損傷等“慢性病”——專業名稱為循環蠕變或棘輪效應。就像生鏽的齒輪卡住后,只能單向轉動,金屬在反復承受循環應力后,內部結構也會“卡”住,積累損傷直到突然斷裂。…
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省心(在現場·看作風) 沈陽市渾南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接聽群眾咨詢電話,根據《辦事不找關系指南》引導群眾辦事。 本報記者 劉佳華攝 泉州市台商投資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進行線上審批。…
夏季行車隱患多,安全駕駛有訣竅(服務窗) 春去夏至,不少地區高溫天氣即將“登場”,降雨也趨頻繁,悶熱的天氣容易讓人疲倦犯困、心情煩躁﹔突如其來的降雨,導致道路濕滑,暗藏車輛側滑、失控風險。夏季如何確保行車安全?遼寧省阜新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細河大隊大隊長邢軍建議: 駕駛員如果感到困倦,應盡快到服務區或安全地帶停車休息﹔應注意勞逸結合,白天連續駕駛不要超過4小時,夜間連續駕駛不應超過2小時﹔稍感疲勞時,可把空調溫度適當降低或打開車窗,呼吸新鮮空氣,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開車,開車時可以小幅度調整坐姿,或到安全地帶停車,下車活動腰腿、頸肩,待疲勞緩解后再上路。…
錦州蘋果的故事,大一新生“必修課”(解碼·思政課怎麼上) 情景短劇《跨越時空的錦州蘋果》劇照。 遼寧理工職業大學供圖燈光亮起,遼寧理工職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大二學生鄧佳琦和同學牽手走到舞台中央。…
遼寧沈陽:老味精廠“發酵”成為文旅新地標 紅梅文創園廠辦大集室內展區。 本報記者 劉洪超攝 巨型游戲手柄、各種動畫人物的彩旗繪畫、糖果形狀的氣球牆……“五一”假期,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紅梅文創園內的廠辦大集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
遼寧紅色文物主題游串起抗戰記憶 5月4日,遼寧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門前,隨著陽光推移,殘歷碑和警示鐘的影子逐漸縮短,入館參觀的隊伍則越來越長。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我想帶孩子追尋這段歷史。…
一季度遼寧以舊換新拉動消費超150億元 本報沈陽4月27日電 (記者劉洪超)遼寧省商務廳近日發布數據,一季度,遼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6.7%,其中全省參與商務領域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消費者超過190萬人次,惠享消費補貼近20億元,直接拉動相關領域消費超過150億元。在貢獻率方面,全省汽車以舊換新實現銷售額超過95億元,佔全省商務領域以舊換新總銷售額比重超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