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主要领导在调研盛京皇城改造提升工作时强调,打造沈阳旅游市场,要坚持统筹的思维、协调的理念,依托悠久厚重的文化资源,充分融合,使之更富内涵、更具竞争力,进而吸引人气、繁荣商气、集聚财气,让更多的人了解沈阳、爱上沈阳。
巧的是,“最受欢迎的沈阳十大旅游景点”评选公众投票环节,5月5日24时已结束,最终结果于今日公布,此后还会通过全方位宣传、广覆盖活动、多渠道营销等措施,进一步扩大“沈阳新十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沈阳“文化旅游”新名片。
两相联系,一目了然。文化将成为沈阳旅游的脉络与主干,使之形神合一,骨肉丰满。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旅游业受到很大冲击。可以想见,当疫情结束,文旅产业必然迎来新的高潮。我们未雨绸缪,修炼内功,整合了旅游资源,明确了旅游亮点,正是为新的旅游季攒人气、定调子。当今旅游业已发展到“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为主的新阶段”,沿袭过去的“景点旅游”模式很难满足游客需求,我们要用文化串起“沈阳新十景”,使沈阳旅游资源向全域全季转变,不再斤斤计较“门票”“流量”,而是着眼文旅产业在全沈阳花开。
全域旅游通过“旅游+”的方式带动周边,包括规划、开发一批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跨界新业态。我们要导流游客、提升服务、丰富体验,不再把旅游作为直接营利点,而是当成“名片”,当做“招牌”,使整个城市服务业受益。
做精特色旅游的关键在文化。不管是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是随着人类需求应运而生的现代休闲文化,人们对于日常之外的民风民俗、奇闻趣事、历史细节等大都充满好奇。得益于热门的清宫剧,“盛京文化”本身就自带流量。我们要以清文化为切入,发掘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使之与旅游发展充分融合,这不仅会使我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得到保护传承,也让人们通过发展旅游走上致富路。
发展旅游也好,振兴经济也好,核心在“人”。有人气,才能够有商气、有财气。我们必须通过吸引人、留住人,做好人力资源这篇大文章。前一段时间,沈阳放开落户制度,今年前4个月,户籍人口增加1.1万人,就是夯实了振兴发展的基础。如今,我们通过发展旅游、做精景点,讲好沈阳故事,树立沈阳形象,更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的目标。我们不仅要让管理者、经营者参与其中,更要广大游客、居民共同参与建设,做到人人都是旅游形象、旅游景点,以此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实际受益。
发展旅游,建设城市,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社会发展,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路径;传承文化,塑造形象,是彰显特色的需要,也是转型发展的抓手,必须全局思维通盘考虑。全市上下要依托东北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和深厚历史文化的传统优势,把“沈阳新十景”整体打造成沈阳“新名片”,让沈阳旅游“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