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医精神绽放在“战疫”前线

2020年03月13日20:17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站在卫生工作的最前线,我们是新医学的技术工作者,我们是新中国的救护先锋……”这是中国共产党1931年在瑞金创办的第一所军医学校——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的校歌。

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中国医科大学的红医人再次唱响了这一最强音。“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等红医精神淬炼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以红医精神培养白衣天使”的办学理念在他们的生命深处烙上了红色基因的鲜明印记。他们无惧危险,“逆行”的脚步格外坚定,义无反顾奔向抗击疫情第一线,打响了一场特殊的抗击疫情战争。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疫情发生后,中国医科大学师生迅速从平时切换到战时,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对全校防控疫情阻击战做出周密部署,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16字方针,发扬红医精神与红医文化,统筹校部和医院两个大局、省内和省外两个战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优质医疗资源两个优势,从医疗服务、科研攻关、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全情投入抗击疫情斗争,全方位践行红医人的使命担当。

疫情如战情,刻不容缓冲在前

疫情如战情,刻不容缓。学校党委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医疗监控组、学生防护组、宣传教育组、环境防护组、咨询研究组等五个工作组,统筹指导全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中国医科大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工作预案》,全面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党委迅速发出《致全校师生员工的一封信》《中国共产党中国医科大学委员会致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动员全校师生、共产党员做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充分准备,下拨近10万元特殊党费,用于疫情一线防控。

医院如战场,全力以赴。当学校附属医院发出组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援鄂医疗队的号召时,请战书如雪片般飞来。

“作为党员,作为医生,我必须第一时间冲在前头。”

“我主动请缨到一线支援,我是老党员,我要做出表率。”

“我们党支部全员请战,请组织考虑。”

“主任,我们夫妻俩都能去,家里都安顿好了,随时听命。”请战人员用坚实的脚步、鲜红的手印、铮铮的誓言表达着战胜疫情的决心。

第一批、第二批……第八批,学校驰援湖北医疗队已派出8批429人。他们当中有年近六旬的老专家——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冯国和,有夫唱妇随齐上战场的小夫妻——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刘璠和重症医学科朱然,有组团抗击疫情的“双胞胎姐妹”和“护士兄弟”——附属盛京医院的綦美艳、綦美玲和附属第四医院的孙健及其表哥,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校训精神。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20人的医疗队需科主任带队,50人的队伍需院领导带队,100人的队伍需校领导带队。”党委副书记、校长闻德亮教授在全校疫情防控大会上的要求振聋发聩,传递出抗击疫情的决心。党委常委、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王振宁教授,附属第四医院党委书记金元哲教授和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刘学勇教授先后带队驰援湖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抗击疫情斗争的最前线高高飘扬。

兵分两省战五城,生死搏斗抢先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一方面守护辽宁,一方面援助湖北,在沈阳、大连、锦州、武汉、襄阳五个城市两个战场上与病毒展开殊死搏斗,为人民健康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屏障。

在辽宁,三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均纳入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定点医院。学校充分发挥附属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集聚呼吸和重症医学学科骨干力量,参与疫情研判,指导重症患者救治。

附属第一医院承担省内确诊病例的会诊工作,王玮教授作为辽宁省新冠肺炎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奔赴大连市六院为辽宁省第1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会诊,带领全省医务工作者一直积极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先后奔赴铁岭、阜新等地对新冠确诊病例会诊、查房;作为辽宁省疫情研判小组的常务副组长,还积极对省内的疾病救治情况进行实时研判并报告,以使辽宁省的救治工作能够抢占先机。

辽宁省成立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并组建沈阳、大连、锦州三个分中心作为“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沈阳分中心设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由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团队负责团队组建和运行。马晓春主任作为辽宁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重任在肩,自2月5日起带领10名医生和46名护理人员进驻沈阳中心,来自不同医院的重症医护人员组成新的重症团队,在他的带领下拧成一股绳,统一协调、有序组织、科学规范地开展工作,全力救治每一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附属盛京医院、附属第四医院也分别组建了由重症医学专业医生及护理人员组成的重症患者救治组派往三个中心,8名同志援助辽宁省集中救治沈阳中心,5名同志援助辽宁集中救治大连中心,3名同志援助辽宁集中救治锦州中心。

以心为灯,做生命的守护天使。2月17日,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沈阳中心的一例危重症患者,经过9天全力治疗,在马晓春教授带领的重症医学团队的全力救治下,脱离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18日撤掉呼吸机,病情逐渐好转。截至2月20日14时,辽宁省共确诊重型病例31例,有25例重型病例经救治后转为普通型病例。

在湖北,与辽宁医护人员共同战斗的武汉市第三医院医疗队领队李章华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辽宁队专业、热心、团结,干事有激情,我们湖北人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们在危难时刻的真诚援助!”他说的正是该校附属医院负责的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团队。

中国医大驰援湖北医疗队429人分布在武汉和襄阳两所城市的多家医院,其中人员相对集中的是驻扎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辽宁重症医疗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疗队、武昌方舱医院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和襄阳医疗队。

“一定要把肺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降低,也一定要把全体医疗队员平安带回来!”党委常委、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王振宁教授亲自带队出征,负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50张床位的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现已满负荷运转。2月20日下午,医疗队传来好消息,一位35岁、患系统性红斑狼疮8年的女性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又感染新冠肺炎,病情非常复杂,但经积极救治后成功出院,展示了红医人过硬的医疗技术。

辽宁重症医疗队队长、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丁仁彧教授经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视点等媒体报道后成了 “网红”——“暖心大白”,他身着医用正压送风隔离式防护服为病人气管插管和脱下防护服后浑身湿淋淋的镜头感动了无数网友。从2月4日到2月16日的13天时间里,经过他们全力抢救,已有13名重症患者好转出院,另有8名极危重患者转为重症患者。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有来自全国的8支援助医疗队,丁仁彧教授带领的辽宁队第一个实施气管插管技术,第一个实施血液净化技术,第一个实施ECMO技术,这些都是风险很大的高精尖技术。

当6辆挂着CMU(中国医科大学英文简称)牌照的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缓缓驶出校园时,深深触动了红医人埋在心底的家国情怀,学校医护人员组成国家队星夜驰援2000公里,目的地是武昌方舱医院。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崇巍带领大家选择了啃最硬的骨头,接管了通风差、床位密集、院感压力大的地下二层B区。他们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探索治疗新模式,远程审核X光片结果。为进一步打赢“应收尽收”攻坚战,辽宁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购置了东软医疗公司的车载CT设备,并于2月20日晚驰援辽宁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所在的方舱医院。23日下午“车载CT”就为29名患者拍摄了肺CT,依托5G传输,实现与第一临床学院专家组云平台远程会诊,进一步提高了诊治质量。救援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指定才权医生开设YY直播,患者通过手机就可以向医生提出疑问和需求,医生在线解答并反馈治疗信息,极大满足了患者的就医需求。最高在线人员达36000人,才权因此被称为方舱里的“小太阳”。

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刘学勇教授带领该院三批援襄医疗队员全面接管襄阳市中心医院成人疑似重症病房、全面进驻儿科疑似病房及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人疑似重症病房。附属盛京医院组建了专门的儿科团队支援襄阳,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全面接管儿科疑似新冠肺炎病房的医疗团队。他们与当地人员一起完成了流程改造,完善了防护措施,还承担了襄阳7个医疗支援医院,襄阳市区、保康县、南漳县、宜城县、枣阳市、中医院6个地区的所有辽宁省医疗队队员的感染防治培训工作,累计培训318人,累计培训时长3000小时,并通过严格考试逐一考核通过,做到了全员覆盖、同质化管理、全员感控意识和能力同步增强;同时,医疗队努力发挥ECMO急救功能,对当地ICU开展ECMO治疗从上机、运行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培训,在对患者的实际治疗中,ECMO运行后迅速缓解了患者的生命指标。

在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下,附属盛京医院还想尽一切办法紧急征调大批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累计携带了前线急需、市场紧缺的迈瑞呼吸机4台、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14台,N95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物资300余箱,医疗队员生活物资400余箱,除医疗支援的医疗消耗物资和生活消耗物资外,所有医疗设备和物资将捐赠给当地受援医院。

附属第四医院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29名队员整建制负责襄阳市枣阳市支援工作,现已全面接管枣阳市中心医院肺炎二科病区。目前全体队员已完成病区内因地制宜改造,正式投入护理救治工作。

2月20日,辽宁省第十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出发,领队、附属第四医院党委书记金元哲教授带领85名队员出征。

2月17日下午2点,设在附属第一医院的辽宁省——襄阳(辽宁省对口支援城市)新冠肺炎远程会诊中心正式开通,把辽宁最优秀的医疗资源带给襄阳人民,最大限度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附属第一医院组织了21个学科的60多位专家参与远程会诊,24小时为襄阳市新冠肺炎疑难危重症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支持。

科研齐攻关 科普惠民勇担当

在学校,师生大力开展科研攻关、科普惠民工作,将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转化到防控疫情中去,打一场红医防控疫情的总体战。

学校科研人员勇挑重担、敢于担当,充分发挥科技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紧紧围绕一线疫情紧迫需求及重点突破方向开展应急科研攻关研究。关一夫教授团队的《利用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裸眼可视化核酸检测的快速实施病原体鉴定与筛查》、王玮教授团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展与转归的相关因素和机制研究》、张秀月教授团队的《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研究》、窦晓光教授团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防早治与防控效果研究》等十余项应急攻关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致力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研究,为临床救治及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

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科普惠民作为疫情防控突破口,组织师生通过各种方式投入防疫工作,将其化作立德树人的思政课、救死扶伤的练兵场。

开通疾病“免费咨询平台”。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盛京医院、附属第四医院均开通了互联网医院,疫情期间推出“免费咨询平台”,让患者及网友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专科医生的权威解答。附属第一医院在春节疫情期间除了上线免费抗冠义诊外,还开通了智能新冠状病毒肺炎筛查程序和免费心理咨询,近期又上线了免费慢病复诊专区,同时开展了义诊直播活动。1月27 -2月22 日,附属第一医院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访问量达2931035人次,接诊量3462人,出诊医师510名;智能新冠状病毒肺炎筛查访问量14028人次,完成筛查4206人次,有效的指导患者科学安全就诊和隔离。附属盛京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线上义诊基础上,开通在线复诊功能,实现了完整度近乎线下的诊疗过程,疫情期间,近千名患者在盛京医院互联网医院实现了线上云诊室复诊,挂号、看诊、在线开药、开立化验检查,甚至可以通过选择线下医院取药或合作药房的方式完成取药。目前,附属盛京医院互联网医院共有56个专业,128个科室,454名专家在线提供免费咨询,362名医生提供在线复诊,半数以上医生具有高级职称,累计线上接诊5893人次。其中,药师、护理、康复等免费咨询为国内大型公立医院率先开展。同时,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和援疆的康复专家也参与到了互联网医院的服务中来;附属盛京医院的门诊免费咨询项目涵盖78个科室、42个专业,258名医生参加到互联网医生队伍中。

时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365日天天开诊,24小时时时服务”是附属盛京医院几十年坚持不变的惠民举措,疫情发生以来,附属盛京医院坚持疫情防控、疾病救治两条战线并举,在开设急诊和发热门诊的基础上,又安排了常见疾病和基础疾病的门诊开诊,自1月21日到2月23日,医院门急诊看诊数77098人,发热门诊每天24小时接诊救治疑似和确诊患者。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接诊压力,但盛京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医务人员“顾不上吃饭、没时间休息、舍不得下班”成为常态,只为了保证每一位来院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免费向社会开放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人卫慕课平台和高教社数字课程平台的17门课程,为自主学习提供学习资源,为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秩序做好准备。

制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高校师生版》中英文对照版科普视频,供社会大众和高校学生使用。科普视频涵盖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介、传播途径、主要症状、个人防护措施、口罩的使用及处理、如何洗手等内容,特别针对高校师生制作了返校前、返校途中和返校后的个人防护注意事项及心理疏导等部分,网络上线以来受到师生关注和大量转载,仅学校官方微博上的点击量就高达17万。

面向全校招募成绩名列前茅的线上志愿者,为一线防疫工作者子女义务在线辅导,内容涵盖学习辅导、艺术兴趣教授、日常读书陪伴等,为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医护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大力开展正能量和疫情防控科普宣传,组织团员青年宋诗尧编曲、段建宇制作了视频《你向我走来》,承载着红医学子对赴武汉全体医务工作者的祝福、对逆行者无私奉献的感谢。辽宁省第二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副队长、附属盛京医院重症医学科贾佳利用换班间隙,每天坚持写一篇日记,记录下了前线医者的抗击疫情心路历程,令人笑中带泪的文字让他迅速收获了大批粉丝。以贾佳为代表的红医人,用乐观豁达、无惧挑战的精气神,传递给公众战胜疫情的巨大信心,也为辽宁省乃至全国驰援湖北医疗队注入了新时代的红医力量。公共卫生学院学子发挥专业特长,制作了大量图文并茂的疫情防控宣传画,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与沈阳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中小学新冠肺炎防控宣传教育活动。无数红医学子在家乡主动担负起了医学生的使命与责任,或是在对身边的亲朋进行防疫科普,或是劝邻里做好防护,或是在为一线医务工作者联络捐款捐物……

病毒无情,红医有爱。无论在武汉、襄阳,还是沈阳、大连、锦州,红医人冲锋在前,听党指挥,始终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心,用优良的医疗技术构筑起守护百姓生命的健康屏障。

“你像梦中的天使,白衣飘飘,向我走来,用笑容编织出七色的云朵……”亲爱的“红医卫士”,你们陪人间一起面对,陪病患一起度过,陪温暖一起飞翔。

向你们致敬!红医卫士!

向你们致敬!白衣天使!

(责编:孝媛、汤龙)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