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地鐵一年撿到失物7000多件

2021年03月10日09:37  來源:沈陽日報
 

身份証、駕照、手機、行李箱、嬰兒車、隨身生活物品……這些都是沈陽地鐵失物招領中心的“常客”。3月9日,記者來到位於滂江街地鐵站的沈陽地鐵失物招領中心,看看這裡都有啥。

平均一周撿20多個身份証

“您好,我是來取身份証的。”“您叫什麼名字?在哪兒丟的身份証?”在確認了身份信息后,地鐵工作人員把身份証遞給了失主。

類似的情景每天都在這裡上演。據了解,沈陽地鐵目前開通運營的四條線,共設一個失物招領中心,就在滂江街地鐵站內。

記者在失物招領中心門口看到,密密麻麻的失物招領信息簿挂在牆上,上面寫著時間和物品類別。記者注意到,幾乎每張表格上身份証都佔很大比例。

沈陽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運營分公司服務質量辦公室副主任王聰告訴記者,每年地鐵拾到的遺失物品中,身份証都是最多,每周能有20多個,全國各地的身份証都有。此外就是行李箱和電子產品多。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共撿到手機近百部。

返還率最高達到70%

記者在儲存失物的庫房看到,四層的貨架上堆滿了各種物品,有行李箱、嬰兒車、鞋、衣服、玩具、禮品、電器……

王聰告訴記者,失物招領中心一年撿到遺失物品7000多件。物品包羅萬象,有一次還撿到一副拐杖。

據介紹,這些物品多數是在終點站由工作人員發現的,也有一部分是乘客撿到上繳的。“手機返還率最高,多為老年人遺失的。年輕人從上地鐵就一直玩手機,很少丟。”王聰表示,身份証的失主則沒有年齡特征,從十幾歲到七八十歲的都有。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張曉寧/文 主任記者 李浩/攝

遺失物品

一般保存期為一年

王聰告訴記者,失物招領中心有兩個庫房,遺失物品都擺得滿滿的。

“我們的保管也是有期限的。”王聰說,依據今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規定,沈陽地鐵失物招領中心對遺失物品的保管期限為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一年。有保質期的食品,在具備保管條件下保管期以食品保質期為限,最長不超過一年。過期集中銷毀。

一般情況下,沈陽地鐵會定期通過微博發布失物招領信息,也會聯合公安部門等一起尋找失主。

沈陽地鐵提醒廣大乘客,如果在地鐵遺失物品,可第一時間到物品遺失車站尋找或致電沈陽地鐵失物招領中心查詢,經工作人員核對屬實的,即可辦理認領手續。認領遺失物品時,認領人須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証件﹔代為認領時,須同時出示代領人的有效身份証件。

如乘客未能及時尋找到遺失物品,可致電沈陽地鐵失物招領中心代尋。失物招領中心服務時間:周一至周日8:30至17:00(法定節假日除外)。失物招領中心查詢電話:024-22662222。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