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正月初七,春節長假結束后上班的第一天。在聲聲“過年好”“牛年快樂”的問候中,鞍山市立山區靈山街道靈西社區的工作人員“零空檔”完成了從休假狀態到工作狀態的轉換,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中,為居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8時20分,雖然距離上班時間還有10分鐘,但走進靈西社區辦公樓一樓的便民服務大廳,隻見一字排開的辦事窗口內,10名社區工作人員均已到崗,各個干勁十足。
在2號窗口負責民政領域工作的白爍正在整理有關春節救助的材料。
“每年春節,相關部門都會加大對困難家庭的救助力度,發放救助物資時,我們會及時做好台賬登記,包括領取人的簽字和領取時的圖片等,目的就是確保救助物資及時准確發放到位,讓困難群眾過上有溫度、有關懷、幸福祥和的春節。”白爍說,趁著還沒有居民前來辦理業務,她打算盡快將材料整理出來存檔,“新春伊始,我們已鼓足干勁繼續為居民做好服務。”
說話間,居民邴翠艷急匆匆地走進大廳,原來,她在繳納養老保險時發現,出現了一個月的欠繳情況。“別著急,像你這種享受就業困難補貼的人員,以前補貼那部分繳納時直接抵扣,現在是先全部繳納,然后再將補貼的部分返給你,你看是不是卡裡的錢沒夠,所以就沒劃走。”聽完社區工作人員王曉楠的解釋,邴翠艷滿意地離開了。
“去年,我們以建設‘8890幸福驛站’為載體,先后推出涵蓋助養服務、康養服務等居民日常亟須的系列服務項目,在服務居民的同時,也有力地推動了社區經濟發展。”靈西社區黨委書記劉娟說,今年,他們將繼續秉承“在發展中服務,在服務中發展”的工作理念,以發展社區經濟為依托,繼續探索服務居民新模式,讓居民擁有更多、更實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我們將成立一個綜合服務中心,整合志願者、社區工作者等服務資源,從物業、居家養老、家政、代辦、維修、代收生活繳費等方面發力,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滿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全面提升社區服務居民的能力和水平。”劉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