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燃燒的鋼鐵》劇照
核心提示
站在緩緩升起的舞台上,主人公“孟泰”面向全場觀眾,以飽含深情且引人深思的獨白弘揚“孟泰精神”。話音剛落,觀眾席上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7月22日晚,以新中國第一代全國勞動模范孟泰為主人公的大型原創話劇《燃燒的鋼鐵》在鞍山大劇院首演。這是勞模孟泰事跡首次被搬上話劇舞台,也是我省近年來以模范人物為主人公創作的大型話劇之一。
當晚7時15分,伴隨著激昂的主旋律,舞台燈光徐徐亮起。飾演孟泰女兒孟慶珍的演員出現在舞台中央。此刻的場景展現的是她代表父親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全劇的故事就從這裡以倒敘的手法展開,孟泰為鞍山鋼鐵事業鞠躬盡瘁的一生濃縮於舞台之上。
倒敘結合插敘 演繹勞模故事
話劇《燃燒的鋼鐵》是鞍山市藝術劇院於去年完成立項的一部大型原創話劇,由孫浩擔任編劇,宋國鋒擔任導演,姚居德主演,王紀厚擔任舞美設計,關中魁擔任燈光設計,呼格吉夫·哈布爾作曲。時長130分鐘的《燃燒的鋼鐵》分為“建設倉庫”“保衛高爐”“愛廠如家”等九幕。該劇打破了按照時間順序線性陳述的方式,運用倒敘與插敘相結合的敘事方式結構全劇,以現實主義藝術創作手法,充分展現了影響並激勵幾代人的“孟泰精神”。
雖因疫情影響,鞍山大劇院觀眾席僅開放30%的座位,但這並不影響觀眾的觀看熱情,鞍山觀眾以激動的心情重溫“孟泰精神”。記者發現,在觀看過程中,有些觀眾眼含熱淚。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深深地打動著觀眾。據了解,當晚前去欣賞該劇的既有鞍山觀眾,也有來自沈陽等城市的觀眾。
演員以“孟泰精神”演孟泰
鞍山市藝術劇院46名演職人員參與這次演出。據該院負責人介紹,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排練進度,但所有演職人員都毫無怨言地努力克服困難加班加點,大家以“孟泰精神”演繹《燃燒的鋼鐵》,用兩個多月時間排演出一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精彩話劇。編劇多次修改劇本,精益求精。導演把握全劇整體風格進行二度創作。演員們在編劇、導演的帶領下,多次赴鞍鋼體驗生活,他們用心揣摩各自扮演的角色,在排練場切磋演技,付出了很多心血。
編劇孫浩從事戲劇工作40余年,當初接手這部話劇創作時壓力很大。因為孟泰是全國著名勞動模范,他的感人事跡很多,如何選取其人生片段進行戲劇文學創作是比較艱難的。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孫浩奔走在孟泰曾經奮斗的地方,進山溝、探實地、訪家人、聽講解,憑借著忘我的工作熱情,打撈出許多孟泰鮮為人知、令人動容的工作與生活細節。孫浩說,創作劇本的過程也是自我淨化心靈,提升境界的過程。
該劇導演、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大獎”獲得者宋國鋒坦言,盡管每年創作頗豐,但在排練這部話劇時,仍感覺壓力重重。如何以精彩的戲劇沖突推進劇情發展,如何以現實主義手法刻畫人物彰顯“孟泰精神”,對他而言是一次新的考驗。他說,是“孟泰精神”讓他闖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鞍山市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茹從藝44年,劇中她飾演孟泰之女孟慶珍,是整部話劇的主演之一。據王茹介紹,為了生動塑造這一角色,她在接到劇本的第二天就趕到年逾八旬的孟慶珍家中,與老人暢談並追憶孟泰一生的點點滴滴。在排練這部劇的過程中,王茹多次因感動而落淚。演出中,她也多次聲音顫抖,哽咽獨白。“做好本職工作,演好這部話劇,是對‘孟泰精神’的最好詮釋。”王茹說。
觀眾眼含熱淚看完全劇
今年83歲的張運清退休前曾是鞍鋼醫院的一名護士。聽說劇院要上演有關孟泰的話劇,她早早購買了演出票,一家四口一同前往劇場觀劇。兩個多小時的演出,白發蒼蒼的張運清沉浸其中,目不轉睛地欣賞這部話劇。精彩之處,老人多次熱烈鼓掌。張運清說,作為鞍鋼一員,她從年輕時就學習“孟泰精神”。但通過話劇這種形式去了解孟泰的人生還是第一次。張運清動情地表示,她是眼含熱淚看完了全劇。
記者了解到,雖然孟泰已去世50余年,但其身影一直駐留在鞍山,深深扎根在一代又一代鞍山人的心中。孟泰曾經工作的鞍鋼設有孟泰紀念館,辦有《孟泰報》,獎勵給優秀員工的獎章就叫“孟泰獎章”﹔鞍山市內有以孟泰名字命名的公園。此次,話劇《燃燒的鋼鐵》是以舞台藝術形式傳頌“孟泰精神”。據悉,首演當晚,話劇《燃燒的鋼鐵》劇組舉辦了專家研討會,來自沈陽等地的專家對《燃燒的鋼鐵》給予高度評價。主創人員認真聽取了專家的評價及修改意見。經過修改提升后,話劇《燃燒的鋼鐵》將進行巡演。記者 朱忠鶴 王臻青 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