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榜樣

這個採油工“不簡單”

——曙光採油廠集團公司技能專家柳轉陽

2020年06月27日14:45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人物檔案:

柳轉陽,男,45歲,中共黨員,成人本科學歷,採油高級技師,集團公司技能專家,遼河油田HSE培訓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全國班組長培訓師。他兼任採油廠群眾性安全監督總站副站長,是遼寧省技能大師工作站領銜人、勞模創新工作室負責人、集團公司東北版塊HSE中級審核員。

他先后榮獲遼河油田公司勞動模范、集團公司青年崗位能手、遼寧工匠、遼寧五一勞動獎章、中央企業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稱號。

看上去,他只是一個扛著管鉗的採油工,但卻是一個不甘平庸的採油工。

他是世界上准確計量超稠油第一人

黏度22萬毫帕秒的超稠油產量如何計量?這一世界性難題如今被一位年輕人攻克了,為此他被譽為世界上解決超稠油准確計量的第一人,也因此於2010年得到了美國舊金山市長的接見。

他叫柳轉陽,遼河油田曙光採油廠的一名採油工。是他,第一個完成了《自產天然氣流程回收改造》工程。

遼河油田產油,但“貧氣”,外來氣使用又極為昂貴。為了盡可能使油井中的伴生天然氣“顆粒歸倉”,一線的採油工人養成了收氣的好習慣。

“以前,井上回收的自產氣先由單井氣回收流程回到採油站,再通過分離器,經三次脫水,雜質被過濾干淨,自產氣方可正常使用。”柳轉陽說道。

這個過程存在的最大風險是,汽竄從井下帶出來的原油會伴隨自產氣進入氣分離器,分離器溢滿后,會進一步灌進加熱爐爐膛,導致火災的發生。

為規避這一重大風險,柳轉陽幾經觀察琢磨,對收氣流程進行“手術”。“如今自產氣可直接進站上的備用緩沖罐,在緩沖罐完成一次脫水后,再進入分離器繼續脫水。”這一流程改造實現了兩個目的,一是自產氣被脫離得更加干淨,二是避免了因汽竄導致原油溢入爐膛的風險。

“以前三個人干一個上午的工作量,現在隻需要30分鐘就OK了。”這項由他領銜完成的抽油機電動機高效拔掄器在2018年獲得了國家質量成果獎。如今累計在曙光油田推廣應用140台套,工人們省時省力。

幾十年來,經由柳轉陽之手解決的生產問題,不下百件,不但大量解放了工人的勞動生產力,還為企業節約創效600余萬元。

他像著了魔似的,一得空就琢磨井站流程

“這條管線是從哪兒來的?那條管線為什麼要染成黃色?這個閘門是干什麼用的?不弄個水落石出,我就茶飯不香。”採訪中,對流程“門清”的柳轉陽興致勃勃。

發生在身邊的一個關於流程的故事,猶如一粒種子,種在了柳轉陽的心田。

工作剛半年的一天下午,交接班過后,柳轉陽和站長王利勤登上了返回基地的班車。不等車輛啟動,剛剛接班的採油工像瘋了似的跑了出來。

“站長,出大事了!”採油工慌張報告。站長立即跳下了班車,柳轉陽跟著站長跳了下去,他們一前一后往外輸爐方向跑。原來,加熱爐的掃線頭被活塞泵震動掉了,此刻,原油正嘩嘩地從外輸爐子往下淌,整個採油站的過油面積已接近一半。那麼粗的管線斷了,一分鐘就是幾噸油。說時遲,那時快,站長立即跑進外輸泵房,停掉外輸泵,接著關死輸油閥門,隨后,他又迅速沖到採油站一處角落,迅速關掉那裡的外輸干線閘門。嘩嘩淌的原油嘎然而止。

“這要是不懂流程,豈不廢了?”反映神速、處理果斷熟練的站長,讓柳轉陽懂得了流程的意義。

打那以后,他就對站上的流程多了一個心眼。中午吃完飯,別人找地方瞇覺去了,他卻順著管線研究走向,琢磨閘門用途。“無論到哪個站,必須先把那個站的流程摸明白,並在紙上畫出來。這為我后來參加技術比賽,帶徒弟,打下了底子。”柳轉陽講道。

在他看來,要當一名合格的採油工,搞懂流程是基本功。隻有清楚了流程,發生緊急情況,才能從容應對,為后續處置爭取寶貴時間。

實踐出真知。柳轉陽從採油站流程這個最簡單、最重要的基本功做起,潛心於採油實踐,功力與日俱增,最終成長為中央企業技術能手,集團公司技能專家、“遼寧工匠”。

為企業復制能手的“孵化器”

“了不起!”提起師傅柳轉陽時,曙光採油廠高級技師饒德林用這樣三個字概括。從初級工到高級工,從工人技師到與師傅齊名的集團公司技能專家,參加工作21年來,饒德林的成長,見証了師傅柳轉陽傳道授業解惑的孵化功能。

在饒德林眼裡,師傅柳轉陽對技能精益求精。“他干工作,不是按部就班,而是講究技巧,為此他搞了很多創新發明。”饒德林說,以前抽油機加盤根,一周一次,費時費力,柳轉陽研究出抽油機潤滑裝置后,延長至90天換一次。

“太厲害了!”在徒弟武連永看來,年輕人不愛學習是通病,但柳轉陽為了便於輔導大家,他把鋪蓋搬到電教室,住進機房,他既注意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又懂得四兩撥千斤。女學員調平衡沒力氣,他經過摸索,找到了一個與身體成30度角,最容易發力的角度,便於女學員操作。

近年來,隨著名氣的增大,柳轉陽“孵化”的腳步也由油田內部轉戰到了域外,每年去大慶油田、青海油田、新疆油田、吉林油田等域外油田培訓班組長300余人,本油田每年培訓班組長800余人。將自己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解決生產難題的絕技絕活和以他名字命名的專家工作室成果,播撒到了中石油更大的空間。

“工會主席楊忠軍是專家工作室的常客。”廠長和黨委書記對創新工作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柳轉陽表示,採油廠每年拿出30萬元,支持專家工作室進行創新成果研發與推廣,幫助解決生產難題。

今年1月初,柳轉陽領銜研發的抽油機減速箱堵漏技術,成功解決了青海油田五口油井減速箱長期漏失問題,效果非常理想。

(責編:尹柏寒、湯龍)

精彩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