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重症醫療隊凱旋——我們是與死神較勁的人

孝媛

2020年03月28日12:59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視頻為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提供

3月28日,馳援湖北闊別故鄉幾十天的162名遼寧醫療隊隊員回家了。這些隊員包括遼寧省第三批援鄂重症醫療隊員100人,第七批援鄂重症醫療隊員32人,第十一批援鄂醫療隊增援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醫療隊員30人。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回望一個多月之前,從遼寧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接到國家支援湖北醫療救治工作任務,到重症醫療隊迅速組建,再到隊員們在機場集結出發,隻用了一天時間。

2月2日出發當天,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副主任丁仁彧說,“我們代表著遼寧重症,代表著遼寧醫療團隊。作為重症醫學的醫務工作者,我們的任務就是盡一切努力,降低病死率。我們要和武漢當地的醫護人員一起,和全國重症醫學同道一起,同舟共濟,打贏這場戰爭。”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3月25日,在遼寧馳援湖北重症醫療隊負責的病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即將出院的患者李定忠開心地唱起歌來。告別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跟他一同唱起了“今天是個好日子”。

作為該病區的最后一名出院患者,李定忠的出院意味著遼寧馳援湖北重症醫療隊負責的病區患者全部清零。

至此,遼寧重症醫療隊交上了自己的“成績單”:奮戰50余個日夜,共救治患者129人,其中危重症病例23人,重症病例71人。開展有創呼吸機處置8例,無創呼吸機7例,高流量吸氧20例,ECMO1例,CRRT3例,已有116名患者治愈出院或轉雷神山醫院。

“我們這些人,有的時候就是在跟死神較勁。” 丁仁彧的這句話,可以說是遼寧馳援湖北重症醫療隊每位隊員的真實寫照。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曾經,丁仁彧身著醫用正壓送風隔離式防護服為病人氣管插管和脫下防護服后渾身濕淋淋的鏡頭感動了無數網友。“別人總問我:穿上三級防護服救治危重患者難受不?說實話,想不起來難不難受,這是重症人的職責所在。”

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遼寧馳援湖北重症醫療隊第一個實施氣管插管技術,第一個實施血液淨化技術,第一個實施ECMO技術……而實施這些高精尖技術的時候,醫護人員都面臨著很大的感染風險。但是,他們從未退縮過。

“從事護理14年,我覺得醫護這個職業在我心中是很神聖的,因為在疾病面前,除了患者親人,醫生和護士是最希望患者活下去的人,也是能讓患者活下去的最后一道防線。” 喬璋曉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每當看到臥床不起的患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從重症轉為普通,又從普通轉為輕症,逐步能夠下床活動,並最終治愈出院,這時就有一種很是自豪的成就感。”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50多天的時間裡,遼寧的醫療隊員用他們的身軀,在病毒和患者之前筑起了一道防護牆,又用精湛的醫術和滿滿的愛心,治愈患者,收獲了諸多感謝。而對於時刻惦念自己的家人,他們隻能滿懷愧疚。

醫療隊出發當天,喬璋曉的兩個孩子在出門之前攔住了他,央求他陪他們玩一會兒。“當時我的眼淚已不受控制在眼中打轉。我對孩子說:爸爸是一名護士,武漢有許多病人需要爸爸去照顧,這些病人也是別人的爸爸,爸爸能幫助這些人康復,他們就能有時間陪自己的孩子了。爸爸和你拉鉤,等爸爸回來一定帶你們去游樂場玩。”

相比童言無忌,父母的關心更多時候是無聲無息的。

護士張宇的爸爸從來不主動給他打電話,卻會用寫詩的方式來鼓勵兒子。而他的媽媽則是無論多晚,都要等到張宇報過平安之后,才能入睡。“記得有一次半夜值班,我忘告訴我媽了,媽媽給我發視頻沒接到,等我下班時已經凌晨一點多了。我趕緊給她發微信告訴她我才下班,沒想到我媽立刻就回復我了。她一直沒睡,想著我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為我出什麼事了,當時我真的特別難受。”

無論心中有多不舍,家人有多擔心,面對無情的病毒,這些最美的“逆行者”還是將點點繁星匯集成了耀眼的光芒。

就像來自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隊員張鋼在日記中寫的那樣,“盡管戰爭還在繼續,而我有信心與疫情抗爭到底,還武漢人民一份健康祥和,還大地一片溫暖與寧靜,用著最耀眼的光芒驅散黑暗,指向黎明。”

(責編:孝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