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日記——遼寧醫療隊的故事(63)

前線日記——“你是誰呀?”

2020年02月29日12:44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全國各地緊急馳援。截至目前,遼寧省已經派出2000余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系列報道《前線日記——遼寧醫療隊的故事》。通過遼寧醫務工作者的戰“疫”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斗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

前線日記——“你是誰呀?”

記錄者: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護士長 董華

2020年2月27日,星期四,小雨,武漢雷神山醫院。

早上六點,已經不需要定鬧鐘了,生物鐘這個時候准時啟動。我們駐地離雷神山醫院有一個小時的車程。

我們的班車是公交車,比較霸氣。司機師傅說,他生平第一次拉一車醫護人員,這事他能記一輩子。

我們負責的病區有10位患者核酸檢測呈陰性,估計這幾天就能出院了。我們已經與病毒“奮戰”了一個多月,但是隻要還沒真正消滅病毒,我們就不能有任何一點疏忽。

我下了班車,一天的工作就開始了。查看大家穿隔離服的情況依然是主要的,盡管大家已經穿了若干次,但是每一次我們都要當做第一次那麼認真地穿,這樣才能保証安全。

每天進隔離區的有兩名保潔人員,她們都是上午在病區工作,我總是擔心她們穿脫防護服不標准,所以每次我都盯著。現在隻要一來上班,她們就會喊我:“華姐,我們要穿衣服了!”我突然感覺自己好像照顧了兩個小朋友。

我每天要根據需求給患者配藥,由於條件限制,我們自行設計了一種藥物配送方式:在窗戶上系上黃色袋子,一個袋子裝一種藥,上邊都有寫好藥品名字的標簽。這樣的袋子一天大概有15個左右。每次領回來的防護服,我也按照每個人的需求分好,寫上名字,方便她們找。

我每次進隔離區都要檢查藥品和耗材情況,缺了什麼就及時請領備好。護目鏡不是一次性的,因此消毒非常重要。儀器處置車要擦拭,病房得消毒。從病區出來時,我還要檢查大家脫防護服是否正確。我這來來回回的,如果有個計步器,一天也得有幾萬步。

我和隊友們在一起也有很多天了,有意思的是,我們現在隻認識對方的眼睛,大家摘了口罩和帽子就不認識了,每次隊友摘掉口罩后我都會問:“你是誰呀?”對方說出名字后我又恍然大悟。我這幾天就被問過好幾次,問的人和被問的人都笑得不行。

感染防護工作我們需要做到細致入微,即使是回到賓館,我們也都有防護措施。我們會在房間門口放一個箱子,每人門前都有一個,我們上班路上穿的衣服會放到裡面。我們把房間內分為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進門之前是污染區,小箱子就屬於污染區的﹔門口是半污染區,我們在這裡放著酒精﹔屋裡其他的地方是清潔區。

抗擊疫情的前途是光明的,我們還需咬緊牙關,憋住勁往前走。

(責編:李進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