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遼寧省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啟程,137名醫護人員深入抗擊疫情最前線展開工作。2月2日,遼寧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18名醫護人員再赴湖北。2月4日,遼寧省第三批醫療隊出發馳援湖北。2月8日、9日,遼寧再次派出援助湖北醫療隊1000人。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系列報道《前線日記——遼寧醫療隊的故事》。通過遼寧醫務工作者的戰“疫”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斗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
前線日記——院裡危重患者在增加
記錄者:鐵嶺市中心醫院 陳雪
2020年2月8日,星期六,多雲,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今天是元宵節,酒店為我們准備了湯圓和餃子。然而,我實在想不起來吃,昨晚夜班,整夜沒睡,所以現在隻想多睡會兒。
今天是我隨遼寧危重症患者救治醫療隊到達武漢的第6天。我們這一批醫療隊共有成員118人,全部來自省內三甲醫院。
到達武漢的第二天,醫療隊立即開始了緊張嚴格的戰前業務技能培訓,其中重點核心是穿脫防護服。這是對生命的保障。我們反復練習,互相監督,不斷強化。2月4日,在一上午緊張培訓后,中午我順利通過了培訓考核,負責感控,5日便正式上崗。
為避免交叉感染,同時也方便穿脫防護服,很多男隊員干脆剃成了光頭,我也狠下心,把本不算長的頭發剪得更短。
幾天來,接踵而至的考驗讓我迅速成長起來。進入病區后,我發現工作任務非常艱巨,實際情況比我想象中要困難很多。我全副武裝進入重症監護室后,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護理組共10個伙伴,我們要同心協力共同完成病區內所有病人的護理工作。僅一天時間,15張病床就收滿了,接著陸續開始加床,這些患者中還有重患。照顧完一名患者,有時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下一個床頭鈴就響起來了。很快,套在防護服裡的衣服就被汗水浸透,濕濕漉漉的粘在身上。
就這樣,我在汗水裡忙碌了4個小時。這4個小時中,不能喝水,不能吃東西,也不能上廁所,然而卻沒有感覺到累。在救治患者時,我們就仿佛打上了雞血,忙起來就感覺不到累了。
晚上12點,短暫的休息過后,醫療隊各組組長又集結開會,共同討論研究工作流程、感控方案。所以人都是為了同一個目標:圓滿完成工作,平安回家。
這幾天,武漢的最高氣溫是零上5、6度,室內工作環境溫度很低,感覺很冷。但為避免交叉感染,我們不能開空調,也不能多穿衣服,怕污染,也怕出汗。
幾天內,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危重症患者也在增加,工作強度越來越大。我們在重症監護大廳內外,溝通全靠吼,或者寫字。為節省防護物資,2月6日,組長王洋洋隻帶了4個人進入隔離區,有一個隊員在裡面堅持兩個小時就吐了,不得已退了出來。最后兩個小時的工作更加艱辛,我想進去替換王洋洋一會兒,因為心疼防護物資,她硬是自己堅持挺了下來。
今天凌晨,我下班前,病區已經收治了40個患者,救治工作一直處於超負荷狀態。前兩天還可以裡外護士輪換,但今后可能6小時在崗都要穿著防護服工作了。
我是零點下班,然而脫下防護服后還有嚴格的消殺程序。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防護服裡的衣服已經濕透,我們要脫一層噴一次消毒液,75%酒精消毒鼻孔和耳道,用雙氧水漱口。經過出隔離病房、入酒店前兩輪嚴格的消殺程序,回到酒店已是凌晨兩點半了。
今天一位病人跟我說,你們一定要平安回家,等武漢好了,歡迎你們來這裡旅游。下班時,我看手機有很多人發來關心和祝福的消息,心裡有說不出來的感動。面對疫情,我們醫務人員責無旁貸。我很慶幸選擇了護士這份職業,同時也敬佩每一位白衣天使。我已經適應了這裡的工作環境,一定會圓滿完成工作任務,早日回家。我一切都好,不必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