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市中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以公正高效的司法保障和服务,为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增添新动能。
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架起法治“防护网”。今年初,市中院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党组书记、院长于德江强调,全市法院必须从政治和全局高度,坚定扛起责任使命,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环境、事事都是环境、案案都是环境”理念,科学研判审判态势和营商环境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将依法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的全领域、全方位、各环节,确保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21年共出台涉营商环境司法文件13份。严格落实省法院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1+2+5”工作体系要求,强化专项整治,妥善审理涉企纠纷。切实保障胜诉企业合法权益,创新推送《不履行生效裁判法律后果告知书》,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法律义务。积极开展“送法上门”活动,深入企业宣传调研400余次,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法治保障。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要求,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20件。
创新服务思维,建设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了自助服务区、立案服务区、执行事务区、多元化解区、分调裁审区、便民服务区、休息等待区等7大服务区,9个便民服务窗口,配备便民利民设施、云柜系统、集中保全与集中送达、多功能调解室、速裁法庭,完美构建起“一站式”服务的良好格局。对待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彰显“人情味”的司法关怀。健全在线诉讼服务规程和操作指南,指引清晰,简便易行。开通网上诉讼服务、12368热线诉讼服务、移动微法院和跨域立案等功能。构建“线下一站全办、线上一网通办”的诉讼服务格局。诉讼大厅还打造了“多层次”案件分流机制,不断扩大先行条件的案件范围,先后与6家调解组织、69名调解员联系对接,建立速裁团队,构建“前置调解 - 立案调解 - 繁减分流”的机制。该诉讼服务中心被省高院评为“标志性诉讼服务中心”。
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在加大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应用的基础上,聘请3名常驻法院人民调解员,制订了人民解调员工作规范,将一审案件全部纳入诉前调解范围,实现一、二审案件全部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视频调解,对没有达成协议的案件,也完成了当事人诉讼地址确认、开庭传票送达等任务,为员额法官继续审理减轻负担。
组建速裁团队,实现简案快审。速裁组两名员额法官2021年共审结311个案件,调撤122件,调撤率达43%,平均审理期限小于30天,极大缩短了二审案件的审理期限,实现了简案快审、繁减分流的目的。整合资源,形成集中保全和送达机制。集中办理保全案件81件,保全金额达105亿元。通过电子、邮寄、直接送达等方式共送达16302次,及时、安全地送达法官推送的各类文书,使送达工作更加高效、便捷,不仅解决了当事人的“等待焦虑”,同时节约了司法成本,提升了案件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