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榜样

“油井神医”李桂库

——辽河工程技术处试油大队井下作业工李桂库

2020年06月27日14:53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人物档案:

李桂库,男,51岁,中共党员,辽河工程技术处试油大队井下作业工、高级技师,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国家级李桂库井下作业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兼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他扎根一线29年,完成的井下作业工作量超过1600口,主持复杂井作业136井次,获得国家级专利24项,提出合理化建议86项,完成科研成果12项,累计节约创效资金达2100余万元。他曾先后荣获油田公司“优秀首席安全监督”、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金牌教练、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首批辽宁工匠等荣誉称号。

“今年,李桂库培训的选手在集团公司举办全国性的井下作业工技能竞赛中获得3金、3银、6铜的成绩,而且井控班组也获得2个第三名,真是厉害。”9月5日,辽河工程技术处同事之间互相传递着这样的好消息。

提起李桂库,今年可真是他的“丰收”年,他不仅捧回了中国工人的最高奖项之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个人事迹还登上了人民日报。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早已被同事们尊崇地称为“油井神医”。

17本学习笔记,50余种修井书籍,记录着他对修井事业的痴迷

1990年底,李桂库从部队退役转业成为了一名作业工。走出农门的他上班第一天,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修井技术,让油井产出更多的油。就是这个执念,他遇到不会的、难懂的就向老师傅请教;遇到新工艺、新设备就一门心思研究,直到掌握全部原理。为了多挤出时间学习,同事们常常看到他一边啃馒头,一边看书做笔记。就这样,李桂库先后自学了《修井工程》《测绘》等20多本书籍,仅学习笔记就记了17本,共计50多万字。一次,为研究明白新引进的Y-521封隔器工作原理,李桂库蹲在新工具旁,硬是观察琢磨了2个小时,蹲的双腿全都麻了。

为了更好地掌握修井技术,他经常住在现场。曾为解决带压作业油管堵塞器不能实现多级一次封堵的问题,连续三个月,像着了魔似的反复分析、验证,经历过无数次的兴奋与失望;也曾彻夜守在井口等着研究起出来的铅印。

2014年某兴古潜山井进行注灰上返调层施工,连续注灰两次未获成功,李桂库住在现场进行施工辅导。通过查看资料、与施工人员交流,他分析注灰失败有三点因素,地层漏失严重、堵漏剂使用方法错误和操作程序有错误。查找完原因后,他逐步给现场施工人员讲解漏失井注灰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亲自指挥注灰操作,取得了成功。

天道酬勤。在2000年全国石油石化技能大赛中,李桂库获得作业工组第一名,被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6年开始连续五次被授予集团公司级“操作技能专家”荣誉称号。到今天,他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李桂库井下作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也由公司级逐步升级为辽宁省级、国家级。

40项小改小革工具,24项国家专利,18项科研成果,述说着他对修井事业的执着

“地下几千米的世界我们谁也看不见、摸不着,一切故障分析要全靠科学推理,而手中的工具则千篇一律,不懂得变化,那么就只能被淘汰了。”谈到技术创新的起源,李桂库分享了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

1994年7月,李桂库所在的队伍在曙光地区某井进行抽油杆打捞施工,据铅印显示,抽油杆已严重变形,聚堆盘结在井下。队伍按常规用外钩打捞了多次仍毫无所获,越拖成本越大,工人越消极,更谈不上效益了。当时还是班长的李桂库不愿重复这无效的劳动,通过仔细研究铅模印痕,他大胆提出将公锥前端加工成椎体,下到井内进行造扣,一次就把全井的抽油杆捞了上来。看着大家佩服的目光,李桂库深深感到了创新的力量。

尝到了 “甜头”的李桂库把脑子里的想法拿到实际生产中检验,坚持以解决井下作业技术和现场安全生产的难题作为出发点,让科技成果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把科研和生产真正“焊接”起来,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市场影响力。他参与完成的井下作业工作量达2000余口,一次修井成功率达99%,累计增油近9万吨。他先后参与指导解决的大小修井疑难问题160多项,提出合理化建议86项,完成科研成果18项,获得国家级专利24项,改造了“偏心式捞矛”“偏心梳齿式捞钩”等工具40项。他研发的科技立项和成果均已在油田公司或集团公司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直接间接创造经济效益2100余万元。

69个培训课件,200多名一线生产骨干,6块集团公司大赛金牌,诠释了他传道授业解惑的尽职

“徒弟们在岗位上做出成绩才是我最大的成就。”李桂库至今带过200名徒弟,每个人都已成为一线生产骨干。

正可谓严师出高徒。刘洋研制的带压封堵装置,有效解决了常规“单流阀”只能封堵不能投球的难题;孙浩、高志文等6人先后在集团公司级比赛中获得金牌。多年来,李桂库一直秉承着“理论不及格不出徒、技能不提高不出徒、态度不转变不出徒、同行不认可不出徒”的为师之道,要求徒弟必须做到“进井场、进教室、进心脑”,由他编制的《井下作业工艺》系列课件被评为油田公司标准化课件。同时,李桂库兼任着大庆铁人学院的内训培训讲师,不仅走遍了自家单位上百个基层班组授课、指导,而且还吸引了许多兄弟油田单位慕名而来,向他请教学习。

最近几年,李桂库又有了新“事业”。辽工处依托教育培训基地及李桂库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资源,建立了集团公司唯一一家井下落物博物馆,陈列了300余件五花八门的“铁疙瘩”“铁棒子”。

“这是从数千件井下落物中精选出的样品,它们就像我们在几千米地下的眼睛,当发生故障时,我们通过释放这种落物打出与井下接触面的印痕,再根据印痕形状分析判断井下状况,这直接关系着油井的产量和寿命。”李桂库说。

(责编:尹柏寒、汤龙)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