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夕阳,我们送你“回家”

——“贪吃”小斑海豹在盘锦湿地获救

人民网记者辛阳 胡婧怡

2020年03月19日11:20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初春时节,浮冰渐去,海水拍打着金色的海滩。

3月17日16点,潮水慢慢退去,一只“贪吃”的斑海豹幼崽误入盘锦南小河海域老肖家的“亮子网”网袖子里出不来了。

赶落潮收网的肖家父子将这只小斑海豹解救出来,马上视频报告给盘锦湿地保护协会。根据视频中小斑海豹的状态,协会专家询问后,发现小斑海豹并没有受伤,便请肖家父子将这只斑海豹放归大海。

姜德轩 摄

由于今年气温回暖比较早,冰排破裂的时间也早于往年,造成斑海豹幼崽搁浅的情况明显多于往年。盘锦沿海滩涂较多,沟壑纵横,近海又是渔民传统作业区,每年斑海豹误入渔网及受伤搁浅的情况都有发生。

姜德轩 摄

据盘锦湿地保护协会介绍,今年在辽东湾海域,经协会已经有5只被困斑海豹就近放归大海。而据市斑海豹保护管理站统计,今年2月27日至3月11日仅10多天时间,该保护站救助斑海豹幼崽6头。其中2头斑海豹符合放生条件,工作人员已放归大海。另外4头斑海豹胎毛没有褪,不能自己捕食,保护站已将这4头斑海豹送到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由专家进行科学的救治、喂养,待其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后放归大海。

盘锦湿地保护协会相关保护人员说,如果发现斑海豹被困,经检查没有外伤,不再捕捉上岸,立即放归大海。“这是今年盘锦市斑海豹保护管理站和盘锦湿地保护协会推行的斑海豹救助新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

姜德轩 摄

经过多年的科普宣传和普法警示教育,目前,在盘锦已经形成了联合救助斑海豹的机制。在每次的巡逻检查和救助过程中,执法人员采取发放《野外斑海豹发现及现场救助提示》《致渔民朋友的一封信》及张贴通告、悬挂横幅、设置警示牌、走访渔民等方式,宣传斑海豹保护的重大意义及相关救助知识,着力提高广大渔民保护斑海豹的意识。渔民或涉海企业职工,发现斑海豹幼崽被困后,都会立即报告给渔政部门、保护区管理部门、动物保护组织等。发来视频向专家鉴定是否能够放归,如果不能放归,交给专门负责斑海豹保护的盘锦市斑海豹保护站,由该站联系相关机构救治,待其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并经野化训练之后,再将其放归大海。

盘锦市斑海豹保护站相关人员介绍说,发现斑海豹幼崽搁浅,要立即报告,拍照片,拍视频,发定位。然后,任其自由行动,24小时之后,再次观察,如果仍然搁浅,就实施救助,如果有斑海豹妈妈来哺乳,就无须救助。

孔德惠 摄

“我们志愿者都会给获救的斑海豹起个昵称”,盘锦湿地保护协会志愿者说,这样既可以区别每只救助斑海豹的个体特征,又是对大众的一次辽东湾斑海豹科普知识的普及。一个星期前,同样在这片海域获救的“小白肚”,就是志愿者给起的萌萌的昵称。

据记者从盘锦了解,获救的辽东湾斑海豹是唯一在我国海域内繁殖的鳍足目海洋哺乳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从上世纪30年代的8000多只,锐减至目前2000左右只。

1至2月份是斑海豹在辽东湾产仔期,为了防止去年大连“211”盗捕斑海豹幼崽事件的再次发生,尤其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不间断加强重点区域的巡逻检查。进入3月以后,天气转暖海冰融化,渔船开始陆续出海作业。斑海豹管理站执法人员严密监控,驱离在核心区作业的渔船,设置值班人员和值班电话。

“斑海豹、海龟和江豚是水族馆或海洋世界的‘标配’,尤其是斑海豹和海龟,基本上每个场馆都要有”,这在海洋馆圈内早已成了共识。而斑海豹保护志愿者认为这是导致斑海豹被盗猎的主要原因。

“一些大型的海洋馆,尤其是上市公司,管理还是很规范的,不会铤而走险。问题主要出在一些没有技术能力和新开张的‘小馆’上”,业内人士透露,斑海豹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买卖,只能通过救助的方式,使其繁育幼崽。产下的二代幼崽归为海洋馆所有。“从大趋势看,今后海洋馆动物收紧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有海洋馆希望储备更多动物,可以繁育下一代。”

“但是也不乏有串通一气,形成利益链条之为”,诸多生态保护者为此甚为痛心,从违法盗捕,再到非法购买,最后到监管失责,使得本不具备繁殖和救助能力的海洋馆因此有了斑海豹等“标配”水族动物,“监守自盗让违法分子更加猖獗”。

(责编:孝媛、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