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盘山”打造绿水清流生态家园

高  爽

2020年03月16日09:14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盘山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创建纪实

“实施辽河干流治理综合整治和‘西部三镇街’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提升农田灌溉能力。”这是写在盘锦市盘山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报告和县政府工作报告中2020年的全县重点工作。

这一被简称为“水系连通”的工程,是盘山县从今年起实施的为期五年的“水韵盘山——辽河第一水乡总体规划”中的一部分。从这个时点回溯,早在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之后,“水利”“生态”两个关键词就已经贯穿到盘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行动当中。

2019年,盘山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第三批)殊荣,正是对其生态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

辽宁是一个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3左右,除位于东部地区的本溪、丹东、抚顺3市外,其他各市均面临严重缺水或极度缺水的情况。缺水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

记者日前获悉,作为辽宁省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试点县,盘山县的水系连通工作得到了辽宁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并已申报国家试点县。作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连续31届蝉联辽宁省农业基础建设“大禹杯”先进单位的盘山县,正以自身的实践摸索出一套突破缺水瓶颈的“盘山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各市县的水利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板。

水系连通让血脉畅通动力十足

地处辽河入海口的盘山县,历来被称为“九河下梢”之地,接纳了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四大水系以及众多中小河流,它们或直接入海,或汇入大河后顺流入海。纵横交错的水网上,形成了80万亩浩瀚的芦苇自然湿地和71.7万亩稻田人工湿地,是中国最美湿地,也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芦苇湿地,河蟹、稻米和丹顶鹤、黑嘴鸥、斑海豹等40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都是盘山的闪亮名片。

可是,在用所有这些与水有关的事物来描述盘山县的时候,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盘山同时又是缺水严重之地。盘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水量大多分布在汛期雨季,春季灌溉时节往往没水可用;空间上,县境西部几条河的基流不足,已成季节性河流,东部相对充沛,却因水系不通而无法西济。与此同时,全县的地下水资源不仅量少,且大多属咸水或微咸水而无从利用。

缺水更为严重的盘山西部地区,不仅总量缺乏,而且因为闸、泵等河流配套设施的老化以及河道淤积而雪上加霜。80万亩苇田年均缺水1480万立方米,导致苇田逐年退化。农业种植缺水,只能超采地下水,由此带来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等问题,出现了水田退化、土壤盐渍化的趋势,当地百姓的收入与东部乡镇拉开了数千元的差距。

可以说,近水、靠水、亲水、盼水成为每日萦绕在盘山人脑中的大问题。

问题该如何解决?靠的就是“水系连通”的治水之策,顾名思义,就是用扩挖河道、沟通涵管、新建和改造配套设施等方式,一方面通过几大水系之间的互联互通及丰欠互补让水顺畅流通,另一方面依靠蓄水工程的有效运行提升河道和水库的储水能力。

将有限的水资源在最适宜的时机应用于最适宜的区域,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是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考,一个带有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举措。但是,再美好的设想,都是靠硬碰硬的实干完成的,正如盘山一位水利干部所说,“天助自助者,盘山之所以得到省里和国家的支持,靠的就是我们以往的扎实工作”。

水系连通的“日记”很长:对丰屯河、锦盘河、大羊河、西鸭子河、月牙河、东升干渠这6条存在明显淤积问题的河渠进行清淤疏浚;对多条河流存在的水体淤滞、引排水河道卡扣段、断头河等问题的河段,通过拓宽河道卡扣段、增大过水涵洞、新增引排河道、沟通断头河等措施,促进水体流动;对部分拦蓄工程、泵站增建或改造,以保障提水扬程和灌溉能力;对计划中两相通连的河道进行底高程找齐,以便于彼此衔接;对承载量不足的河道进行扩挖……

这个结结实实的大工程,从盘山西部开始进而扩展到全县,相当于对县内所有河流进行了一次大体检、大疏浚,所有河渠的水动力由此变得前所未有的充沛,从而在连通的水系中自由地涌动。

生态水利的盘山模式

河流对一个地区而言,俨然人体的血脉。血脉畅通,机体自然充满蓬勃生机。

但对于盘山人来说,这还只是开始。水系连通只是工程性的治水之策,而他们要做的是生态治水。水系连通工程完成后,每年可以储水5000万立方米以上,不仅解决了“生存”问题,使苇田和农业用水充足,居民家庭收入有了基本保障和较大提升,同时还有条件筹划“发展”问题,让这片土地和她的人民有更富裕更美好的生活。

于是,就有了“水系连通”与“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的同步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等措施,逐步恢复河湖水系的完整性,改善或恢复江河湖库之间的连通性,整体提高水资源的统筹调配能力、防洪除涝减灾能力,最终实现从传统工程水利向现代水利的彻底转变,进而使河渠周边都成为水清流畅又设施完善的生态景观带、区域联动又产业兴旺的经济发展带、宜居宜游又活泼文明的百姓福祉带。

这是一项同样繁复的操作:需将众多河渠进行生态绿化,并对河渠流经村屯进行必要的景观改造,与此同时,还需恢复或重建河湖生态廊道,使各村屯的河湖防洪、排涝、供水等基本功能得到保障。河渠堤顶、坡面的绿化植被也都要翔实地纳入方案,以西部地区为例,各河渠均位于潮间带,土壤多属盐碱性土质,选取的护坡植被需是具备耐盐碱特性的本土植被。

至此,原本只为通畅县境西部沟渠的“水系连通”方案,已切实升华为包含了盘山县水生态修复与再建的综合性治理工程。其意义也由此突破了提升沿岸村镇人居环境的范畴,同时具备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长远价值。最为可贵的是以此为县域水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更值得一提的是,拥有亚洲第一大芦苇湿地的盘山,还有着一份更为重要的责任。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历来备受世人瞩目,同时也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盘山的水系连通,对遏制湿地退化、保护湿地生态和动植物多样性所产生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同时也是具有示范意义的。

水韵盘山开启生态文明建设乐章

叙述到此,可以发现,这场肇始于水利部门的治水工程,已经不止于水利,也不止于农业和农村,而成为事关盘山县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成为于2020年全新启动的“水韵盘山——辽河第一水乡总体规划”。

这是一场声势浩大又兴师动众的工程,包含了库湖生态景区建设、乡村生态林网建设、宜居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等多项内容,需要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林草局等众多部门的精诚努力、密切配合。

比如仅2020年这一个年度,宜居乡村的建设项目就需要提档升级20个宜居乡村示范村、使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面覆盖全县的154个行政村、使县域所有村屯都实现24小时供水、使天然气入村率达到100%、新建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个、新建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74个、对全县村级卫生所进行维修维护;现代农业的建设也包含了节水灌溉系统的升级、有机肥的推广、化肥的压减、稻渔综合种养的扩展等多项工程。

这是一场生态建设的交响乐,每个部门都是乐手,都在谱写相对独立的乐章,而总指挥就是盘山县委、县政府。

“水韵盘山”精准落子,生态建设的盘山模式正在成型。期待“老县”盘山在“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乡村治理体系试点县”的基础上,更上层楼,成为具有闲适田园风光、湿地苇海特色的现代乡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现代街区。

早春盘山,站在县城绕阳湖畔,远眺湖上片片苇塘,正是所谓“蒹葭苍苍”,可以尽情畅想绿遍大地之时这辽河第一水乡的“在水一方”。

(责编:李进媛、孝媛)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