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把“课程思政”建在“云端”

2020年03月02日14:26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火神山医院共装设14600千伏安变压器,满负荷运行,1天可保障医院最多用电35万度。如果和普通居民家的用电容量相比较,医院用电相当于约4000户居民。从‘火神山’和‘雷神山’供电系统对比,我们来看本节课的知识点……”

2月24日8时,东北大学孙秋野教授在《电力系统分析导论》课上,结合时事热点,与学生畅叙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科技力量。

孙秋野老师 东北大学供图

话题一抛出,学生的热度瞬间被点燃。“孙老师将课程知识同工程建设实际相结合,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向大家介绍防疫战场上的‘中国速度’与‘中国态度’。”东北大学2017级本科生殷伟豪说。

“全部线上教学课程中要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全覆盖、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强化正向的价值引领、渗透积极的人文关怀……”东北大学“云端”开课前,学校就要求广大教师抓住在线教学的有利契机,在特殊时期把“课程思政”建设推向纵深。

紧贴时政热点, 融入鲜活案例

“为实现方舱医院有效控制传染源、最大限度救治患者的目标,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完成建设,这要求制冷空调系统必须能够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典型供热供冷系统包括整体式空调系统、空气源热泵集中热水系统等……”

2月28日上午,东北大学冶金学院热能系教师董辉线上讲授《制冷原理与装置》课程,以武汉方舱医院空调系统切入,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责任感。

董辉老师 东北大学供图

“云上的日子”,在完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广大教师们更有意识地强化对学生进行订制化、精准化的思政教育,赓续东北大学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困难帮扶和情感呵护,在特殊时期一点不可少。

“谢谢老师的指点与鼓励,这些天太煎熬了,跟您沟通后心情开朗了不少,等我改完之后,把设计结构的底层和标准层给您发过来!” 2016级本科生冯亮,看着自己改了一遍遍的毕业设计建筑方案,觉得很焦虑,找到指导教师康玉梅寻求帮助。在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后,他信心倍增,对方案的设计也增添了灵感。

东北大学教师康玉梅,深入挖掘防疫阻击战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并融入到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中。“79岁的建筑学家黄锡璆,把小汤山医院设计上还可以优化的环节逐一整理出来,发给武汉的设计团队;土木人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天交付工程彰显中国奇迹。”康玉梅在“毕业设计”微信群里,与同学们共享大量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土木工程方面取得的骄人战绩。

巧妙溶盐于水,实现精准滴灌

通讯卫星覆盖地球面积的估算,生物信息学中蛋白质结构比对和预测问题……大量实际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值分析做出的贡献。

东北大学“网红”高数教师邵新慧,在给学生上《数值分析》在线课时,讲解“误差”概念,播放了短视频《科学重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秒之差竟然影响这么大》以及《我和我的祖国》中“香港回归”小节,让学生从实际应用案例中体会“误差”在生产生活中的影响,包括有时甚至涉及国家主权的情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和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邵新慧老师 东北大学供图

“在介绍稳定性和算法安全的概念时,邵老师告诫我们在科研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问题与我们每个青年学子的生活息息相关,并非遥不可及。”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2018级学生裴梓钧说

课程思政建设,难就难在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时容易形成“两层皮”。怎样把握好课程思政的“时”“效”“度”?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所蕴含的价值精髓,点滴渗透。

“相传,牛顿在瘟疫期间回到了家乡,在家乡一年半的时间里,得出了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发现。我们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带领同学在家开展物理实验,给同学们一个优质的研究式型学习平台,相信在返校之时,会有一些同学在家的成果能形成论文,会宅出几个东大版牛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王旗老师用幽默的话语,鼓励同学们用好在线平台,探究科学的真谛。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被称作‘基建狂魔’,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代表的工程让全世界刮目相看,这正是一代代土木人用智慧和汗水拼命干出来的。”

“地下空间将成为未来土木工程建设的主阵地,也将成为助推国家发展的重要空间资源!”

2月27日下午两点,东北大学王述红教授,与58名2017级本科生相约“云端”,讲授《地下结构设计》课。课上,这样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价值追求的金句频现。

王述红老师 东北大学供图

“深入挖掘疫情防控期间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比较优势、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意志,宣讲彰显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优秀事迹,引导青年学子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崇尚科学、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价值导向,是我们立德树人应尽的义务。”东北大学党委书记熊晓梅表示。

“这次‘疫情大考’,极好地彰显了我们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如同神经网络坎坷不平的发展历程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景,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于亚新在给研究生讲授《数据科学思维与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时,这样说道。

课比天大。满屏的“点赞”弹幕,整齐的走心好评,东北大学云端“课程思政”,正滋养着一颗颗心灵拔节生长…… 

(责编:王斯文、孝媛)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