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育林裕农 保障北方绿色屏障

沈阳生态所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年01月16日13:39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近日,本网获悉,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东北东部山区森林保育与林下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项目,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悉,东北东部山区森林是国家“两屏三带”中唯一森林带的主体,东北林区在维系区域生态安全,保障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林农生计等方面中具有无可替代作用,是东北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

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的高强度采伐等人为干扰导致东北林区森林资源锐减,森林质量严重下降,超过70%原始林演变为次生林,并与落叶松等人工林镶嵌分布形成独特的次生林生态系统;东北林区逐渐陷入“生态安全危机”和“资源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在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采伐背景下,为提升森林质量与功能,实现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成为林业科研工作者急需解决的关键课题。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生态所),是中科院定位“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研究所,建所之初就承担起为东北农林业生产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的重任,历经65年发展,沈阳生态所在森林生态、防护林建设与经营、重大林业工程综合评价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于这个课题,沈阳生态所的科学家们发现,当时缺乏对森林退化与恢复机制的认知,缺乏森林结构精准调控的方法,缺乏提升森林质量功能的保育技术,缺乏林农脱贫的长效解决方案。

以朱教君研究员为首席的科研团队以东北东部山区的次生林生态系统为对象,经过十五年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在森林保育机制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首先,创建了量化林分垂直结构/林窗立体结构新方法,为结构调控提供基准参数与技术;其次,阐明了森林干扰过程及形成林窗对更新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主要树种更新的关键技术;第三,基于森林凋落物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研究,揭示了次生林生态系统功能衰退的凋落物机制,构建了森林生产力提高和生态功能维持/提升的关键技术。

此外,基于透光分层疏透度调控、光指数调控、凋落物保护等技术,集成创建林下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发并推广了林下参、山野菜、林蛙三个林下经济致富项目,形成了森林保育与林下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范式,实现了森林保护与林农致富双赢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据统计,该项目已使5.1万林农脱贫致富。

上述成果在东北林区应用多年,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森林培育学和林业领域的科技进步,也获得当地政府和林农的极力认可。 (王斯文)

(责编:王斯文、汤龙)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