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遼寧省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簡稱“沈撫示范區”)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4個,協議投資額256億元,開復工建設項目達35個,協議投資額224.93億元,實現首季度開門紅,為沈撫示范區招商引資連續三年實現“三個一千億”的年度目標奠定基礎。
2018年初,遼寧省立足破解振興發展難題,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正式啟動沈撫新區建設。2018年9月13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下稱《方案》)。2020年4月28日,中央編辦批復同意設立中共遼寧省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工作委員會、遼寧省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管理委員會,沈撫示范區進入創新發展的新時期。
沈撫示范區牢牢抓住發展機遇期,積極探索遼寧乃至東北振興的新路徑,快速融入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建設,2020年,年度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實現新的跨越。
改革創新闖出一條新路
2021年春節剛過,沈撫示范區開啟用人制度改革,實施“末位淘汰”考核辦法。與用人制度改革同步推進的,還有行政審批制度、運行機制、社會治理、一支隊伍執法、金融領域創新等10個領域40多項改革。
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面,沈撫示范區多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舉措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建設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實行“承諾制”審批,開展“園丁式”服務,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20個行業實行“一業一証”改革,總體審批時限壓縮93.8%,跑動次數減少88.9%﹔“一網通辦”實辦率達到68.98%,居全省首位,實現“一枚公章管審批”,創造了3小時完成企業開辦全流程的“示范區速度”。
沈撫示范區堅持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目標,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
沈撫示范區在科技領域上取得創新突破,強化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協同發展,瞄准一批強基礎、蓄勢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持續發力,先后與中科院金屬所、東北大學、遼寧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簽署合作協議,建立科研成果轉化基地,聚焦“引智”,高起點規劃,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技術。中科院金屬所投資12.5億元,重點圍繞高溫合金、鈦合金、高端軸承等重要科技領域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培育,推動高端產業聚集,打造國家重點科技研發基地項目,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前提和支撐。
咬定高質量發展不放鬆
近期,沈撫示范區先后簽約中軟國際解放號(東北)數字經濟協同創新基地、天年大數據醫療產業園、騰訊工業互聯網、沈撫航飛機器人等一批重點項目,西門子賦能中心項目落地沈撫示范區,為沈撫示范區建設開了個好頭。
沈撫示范區成立一年來,圍繞《方案》確定的總體建設規劃,明確發展方向,聚焦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逐步確立重點發展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的主導產業,包括數字經濟、信息技術應用及裝備、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和氫能和現代服務業。
沈撫示范區帶頭抓落實、善於抓落實、層層抓落實,科學規劃,精准施策,勇於擔當,一張藍圖繪到底,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2020年,沈撫示范區組織20多場大型招商推介活動,雲招商、網上見,科學防控,推動項目和企業快速開復工。
沈撫示范區為保証企業快發展、促進項目快建設,成立若干個專班為企業和項目提供精准服務,激發高質量服務企業和項目的積極性。
抓住當前機遇,揚帆破浪,砥礪前行。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上,沈撫示范區堅定信心和決心,勇於闖出一條富有時代特征、具有遼寧特色的改革創新示范新路子,用智慧和汗水在東北大地繪就一幅壯美畫卷,鑄就人民生活幸福和沈撫示范區百業俱興的美好未來。
數據來源:遼寧省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管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