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路上的我們|鐵院鐵律 大道致遠 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2021年04月14日07:14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1948年11月,東北剛剛解放,為恢復東北鐵路運輸生產,支援全國的解放事業和為新中國鐵路培養專業技能型人才。時任東北局副書記的陳雲同志抽調了精干的部隊官兵和技術人員,成立了78大隊,學校由此誕生,成為了新中國第一批鐵路職工培訓基地,實行軍事化管理,1954年,學校的隸屬關系隨鐵道部由中央軍委移交至國務院,開啟了學校半軍事化管理的新征程。

70余年的鐵路職教辦學歷程,學校始終依托鐵路行業辦學,歷任校領導始終把傳遞好半軍事化管理這一接力棒作為使命接力傳承,師生作為優良典范自覺踐行,自此,成為了學生管理的法寶,成為了歷代遼鐵人堅守的主線。

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1948年,隨著遼寧全境解放,學校在阜新西開始籌建,名稱為錦州鐵路職業學校。當時的阜新西就是現在的阜新市海州區。並於1952年正式創辦,於1953年遷校址於此處。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受大躍進影響,學校根據上級指示要求,成立錦州鐵道學院,設立大專部和中專部,調整了部分專業和學制。

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之后在專業建設、實習工廠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榮獲“省部級重點中專”等榮譽稱號。1992年,學校40周年校慶的舉辦,得到了多方的響應。在2005年7月學校由鐵道部移交省教育廳直屬管理,成為遼寧省教育廳直屬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12年學校成功舉辦建校60周年慶典,2013年成為遼寧省首批示范校,掀開了學校高職教育建設和發展的嶄新華章。

學校從建校到現在的12位行政負責人和17位黨組織負責人,正是在這些掌舵人的帶領下學校歷經風雨,奮進前行,取得了現在良好發展新常態。

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學校正式創辦於1952年,並於1953年遷校址於此處。關於學校選址有這樣一個故事:建校之初,當時學校領導率領中層干部來到了錦州城北選校址,當大家走到此處時,發現北面是陡峭的溝壑,南端是一條通暢筆直、天然形成的自然溝,溝前是茂密繁盛的防風林,林中掩映著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溪。擁有藏風聚水之勢,幾年前,勢如破竹的解放大軍就是解放了錦州城,這裡是英雄拋洒熱血、甘心奉獻的沃土,在這裡建校必然會英才輩出,當即學校領導集體決定學校遷址於此。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校址,並第一次使用錦州鐵路運輸學校的校名。

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校友和技術精英,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取得的成就展示。我國是世界第一的鐵路大國,沈陽局在全國又是非常重要的鐵路局,有兩任局長,都是出自運校的畢業生。這些多是從我校畢業最終走上領導崗位的校友,這邊在技能上具有突出表現的畢業生。

高平

運輸63-1班學生。畢業后任哈爾濱鐵路局綏化車站貨運員。1969年在一次調車作業中因公負傷,右肩雙腿高位截肢成為特等殘廢。他身殘志堅堅持工作,曾多次被評為分局、路局“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 ,鐵道部“優秀貨運員”,“優秀共產黨員”,黑龍江省“勞動模范”。

秦百蘭

運輸65-4班學生。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聯合國第四屆世婦會代表,中國美協會員,2005年度中國十大藝術名人,2010年感動中國藝術人物,中國和國際著名畫家。

張力

運輸78-3班學生。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現任國家航空304研究所總工程師、國防科技工業第一計量測試中心副主任及計量與校准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等職。

張素華

學校86級學生。現任通遼電務段副段長,她在“無線發碼器”中採用專用芯片作為信號源的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先后被路局授予“百名優秀共產黨員標兵”、“新長征突擊手”、“巾幗十大標兵”等榮譽稱號,被鐵道部授予“火車頭獎章”、“全國鐵路先進女工”、“全路技術能手”稱號。

袁紹東

1997年畢業。畢業后在鐵路現場工作多年,現任沈陽鐵路職工培訓基地技術員。獲得鐵道部“火車頭獎章”、“全路技術能手“、“全路新長征突擊手”、“2010年全局客運系統百人精英賽第一名”、“2011年路局十大青年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楊逢春

1997年7月畢業於學校信號專業。現任沈陽電務段沈西駝峰車間車間主任先后榮獲過鐵道部“全國技能能手”、“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火車頭獎章”、“全路技術能手”、“全路新長征突擊手”、“全國鐵路百名學習型職工標兵”等榮譽稱號。

高龍

2000年在學校畢業后從基層做起,先后任車站連結員、助理值班員、值班站長、車務段調度、站長等多個職務,現任沈陽局安全監察室監察榮獲鐵路局“先進生產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是全國鐵路總工會“火車頭獎章”獲得者。

莫建國

信號94-1班學生,在2008年全國鐵道技能大賽中取得了個人總分第一的優秀成績,榮獲“全路職業技能大賽能手"、“火車頭獎章"、“新長征突擊手”等榮譽稱號。

劉敬國

1991年畢業,榮獲“火車頭獎章”、“全路技術能手"、“全路新長征突擊手”等榮譽稱號,在全國鐵道行業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駝峰信號組亞軍。

徐向會

1992-1994年在學校鐵道運輸專業學習。現任內蒙古集通鐵路集團公司副總經濟師、內蒙古集通鐵路神通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內蒙古坤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主持制定《貨運管理細則》、《營業線施工安全管控辦法》等多項制度。

沙元寶

2012年7月畢業於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電氣信息學院,現就職於南昌鐵路局福州供電段。曾榮獲福州供電段先進生產(工作)者、江西省青年崗位能手、全局優秀共產黨員、江西省“技術能手”稱號﹔被評為中國鐵路總公司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破格晉升為高級技師,現在是全段最年輕的高級技師。

運校83屆 (1981-1983年在校學習)畢業生、現任山海關車站站長靳鐵軍(左二)和書記韓鳳春(右二)在檢查指導工作。

通遼電務段領導班子13人中有12人為學校畢業生。

前排從左至右:副段長楊德君(信號78-2班)、副段長張素華(信號86-2班)、黨委書記齊守貴(信號83-1班)、段長王林(信號87-2班)、副段長劉向平(信號81-2班)工會主席劉懷志(信號78-2班);

后排從左至右:副段長王愛義(左一,信號82-2班)、紀委書記張中興(左三,信號96-1班)、副段長李廣(信號91-2班)、副段長楊東興(通信84-3班)、總工程師張玉寶(信號79-1班)、副段長秋睿臣(信號90-2班)。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