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博藍”志願者團隊講解文物背后故事

趙乃林

2021年03月16日10:40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120人的志願者團隊講解文物背后故事

在省博物館展廳內外,活躍著一群身著藍馬甲的身影,他們不圖名利在展廳裡講解文物,在講台上傳播歷史,與同行交流學習,默默地擔當著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橋梁,拉近了博物館與觀眾的距離。他們就是遼寧省博物館的志願者,被稱為“遼博藍”。

3月13日,省博物館召開第十二次志願者大會,並發布《遼博志願者大數據》。數據表明,去年,盡管受疫情影響,志願者在近5個月的時間裡,參加展廳講解“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等17個展覽和送展進興工一校、東北育才學校等開展社會教育活動,累計服務1775場,服務時間3182.9小時。“遼寧省博物館志願者歷史文化宣講團”獲“2020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志願服務項目線上大賽”三等獎。

記者了解到,2008年,省博物館為更好地滿足觀眾參觀需求,決定首次向社會招募志願者,指定專業社教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規范管理,帶領志願者團隊創新開展各項社會教育活動。被人們熟知的是由省博物館志願者組成的“遼寧省博物館志願者歷史文化宣講團”,以省博物館為基地,在展廳內免費為觀眾講解,帶領大家領略文物背后的故事。

“我願意成為一名光榮的遼寧省博物館志願者。我承諾:盡己所能,不計報酬,幫助他人,服務社會,踐行志願精神,傳播博物館文化,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力量!”這是志願者的誓詞。當然,想要進入這個志願者隊伍,必須經過博物館層層選拔、培訓、考核,這體現了省博物館對觀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和提供高水平服務的責任意識。按規定,志願者的年齡是18歲到65歲,需要大專及以上學歷,吐字清晰,普通話自然是剛需。

據介紹,省博物館現有社會注冊志願者120人,來自社會各界,有醫生、教師、學生、民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等。平時主要負責遼博陳列展覽的講解和咨詢工作,有展覽時,志願者還需協助維持展覽期間秩序。

文物寂靜無聲,志願者為其代言。他們活躍在瓷器、玉器、碑志、貨幣等各個展廳裡,用一場場講解為觀眾訴說文物背后的故事。記者了解到,對於講解,雖然是免費的,但每一個展覽,志願者都查閱了大量資料,參加了專家培訓講座,以確保知識的准確性。除了在展廳講解,志願者還送展進校園。據統計,自2011年以來,“走近歷史——遼博志願者進校園活動” 已先后走進省內數十所中小學和大學,帶領青少年欣賞遼博的精彩展覽,傳播歷史知識。

採訪現場,談及為什麼要來博物館做志願者,“能夠學習知識,並且能夠把自己學到的文化知識傳播給前來看展的觀眾,從中我得到了快樂。”“走在大街上,我就是個普通人,但來到博物館當志願者,我成為觀眾眼中的文化使者。老有所為,我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每一個展覽都需要講解,每次講解背后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讓我從中學到了大量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志願者暢所欲言,紛紛向記者打開了話匣子。

志願者武萌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志願服務讓他們感到快樂。

(責編:邱宇哲、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