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博物館線上公開課:文物“活”起來 ,文化“火”起來

那其灼、王斯文

2021年02月27日07:09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2020年的最后一個月,遼寧省博物館的觀眾人數大起大落。

12月2日,由國家文物局、遼寧省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開展。115件(組)珍貴文物中,包括《宋人仿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北宋徽宗趙佶瑞鶴圖卷》《東晉佚名曹娥誄辭卷》《明仇英赤壁圖卷》《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北宋蘇軾行書陽羨帖卷》《北宋歐陽修行書譜圖序稿並詩卷》等眾多國寶。這是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的首次“同框”集體展出。

開展5天遼博就接待觀眾2萬余人,盛況空前。遼寧省博物館甚至專門開放了夜場,滿足觀眾需求。

參觀展覽人員絡繹不絕。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然而從12月中旬開始,大連、沈陽等地相繼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原本接踵摩肩的博物館幾乎是一夜之間就變得空空蕩蕩。3738平方米的展廳裡,一整天都看不見幾名觀眾。

《東晉佚名曹娥誄辭卷》(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遺憾!實在是太遺憾了!”走在空蕩蕩的展廳裡,本次展覽策展人、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董寶厚忍不住地搖頭。他面前恆溫、恆濕的展櫃裡,陳列的是國家一級文物《東晉佚名曹娥誄辭卷》,這是我國現存署年最早的小楷書墨跡。此卷書心有韓愈行楷書題名,這也是韓愈存世的唯一墨跡。不遠處展出的宋刻本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則是被藏書界視為鳳毛麟角的“天祿琳琅”善本……“這麼珍貴的東西,沒人看,實在太可惜!”董寶厚介紹說,為了這次展覽,遼寧省博物館籌備了一年,展品中還有31件(組)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等全國12家單位。

“不如我們做一堂線上公開課!”人民網記者的建議讓董寶厚眼前一亮。

“我們一起用互聯網把珍貴文物和專業講解結合起來,通過‘人民網+’客戶端,把這堂課送給寒假期間的中小學生和廣大網友。”遼寧省教育廳、遼寧省文化集團(遼寧省博物館上級單位)、人民網三方一拍即合!遼寧省委宣傳部也表示給予全力支持。

文物“走”出展櫃,“活”起來

“各位網友、同學們大家好,歡迎大家走進遼寧省博物館,上一堂博物館公開課,我是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

公開課視頻截圖

2021年2月25日下午兩點,“遼寧博物館公開課——走近唐宋八大家”在“人民網+”客戶端、咪咕視頻客戶端准時直播,中國移動在山東、福建、湖南等地的在線教育平台也同時轉播,直播當天共有近300萬各地網友在線上課。

“在博物館裡講文物我講過很多次,但是這一次感覺不一樣,我們要把壓箱底的干貨都拿出來,讓這些珍貴的文物實現他們的價值。”主講人董寶厚說。

在此之前,遼寧省教育廳專門下發文件,要求全省各地各校認真部署,周密安排,組織好本次公開課收看活動。沈陽、鞍山、撫順、丹東、錦州、營口、阜新、遼陽、盤錦等地媒體紛紛轉發直播預告,人民網官方微博直播預告的閱讀量兩小時超過40萬,各地網友還在留言區回憶起了學生時代“背誦並默寫全文”的經歷。

“三絕碑”展品視頻截圖

“這件作品被稱作‘三絕碑’,內容是韓愈寫的紀念柳宗元的文章,由蘇軾書寫。一件文物上囊括唐宋八大家的三位重要人物,‘韓詩柳事蘇書碑’是極為珍貴的。”公開課裡,董寶厚站在一幅幅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前,從唐宋八大家名字、字號的由來和他們的生平故事講起,邊介紹展品,邊從文學、文化、文物的角度去解讀。

115件(組)難得一見的國寶,其中很多是首次展出,還有一些在本次展覽結束后,要長時間“文物休眠”,再次展出要很久以后。公開課上,這些珍貴的書畫、碑帖,從展櫃裡“飛”到屏幕前,時而放大特寫、時而排列組合,讓中小學生和廣大網友大飽眼福。

“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我們去一趟沈陽,到遼寧省博物館實地看展不是很方便,但是通過這堂線上公開課,收獲很大,了解到了很多文物背后的故事。”阜新市第十一中學8年紀3班武坤錦說。

阜新市第十一中學8年3班武坤錦觀看公開課。阜新市第十一中學供圖

“對於一些家在偏遠地區的青少年來說,很難經常去遼寧省博物館這樣的場所參觀,但是今天的線上公開課,不但把文物帶到青少年的身邊,還把專家請到了青少年身邊,把最好的資源放在了網上,對於這些青少年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共青團阜新市委書記李和萬說。

從博物館裡“走”出來,文物就會“活”起來。近年來,遼寧省博物館舉辦了很多高質量展覽,也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宣傳推介,但是這樣系統的公開課還是第一次。

“博物館不僅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文物之所,也承擔著文化普及的職能。我們需要讓文物走出博物館的物理空間,走到網上空間,讓文物更貼近社會公眾,尤其是更貼近青少年。”遼寧省博物館館長王筱雯說。

專家走紅網絡,讓“文化”火起來

“沒想到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很多外地的朋友都在網上看了直播,都說很成功。”直播結束,董寶厚成了“名人”。平時大多數時間裡,他都埋頭在遼寧省博物館浩繁的書畫文物裡做研究工作,“這樣系統的講一次,不但是給公眾普及文化知識,自己也有收獲。還是有些緊張,再來一次會更好。”看著直播回放,董寶厚說。

公開視頻課截圖

“看看歐陽修的朋友圈,他有三個學生,曾鞏、蘇軾、蘇轍,還提攜了蘇洵,又推薦了王安石當官,可以說,在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六個人,歐陽修是其中的一個核心,是群主。”

“蘇軾有著多方面的才能,我們說他是一個烹飪家,他發明了紅燒肉﹔他也是一個服裝設計師,他發明了‘東坡巾’……”

“韓愈是一位文武雙全的文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個有過軍事經驗的文人,他曾經深入敵軍,和敵軍的叛首談判……”

公開課視頻截圖

這次公開課在設計上,沒有涉及專業復雜的文史知識,而是盡量選擇有意義又有趣味的段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給青少年和廣大網友。有網友看完直播說:“沒想到博物館裡的專家講故事這麼有趣。”

“今天我們迫切需要用新手段、新的話語方式講好傳統文化的故事,讓孩子們帶著好奇心、探索的欲望來學習傳統文化。”沈陽市沈河區文藝二校教育集團校長田冬觀看之后說。這所學校共有一萬余名學生,雖然尚未開學,但是學校認真組織各班主任指導學生收看這次公開課。“語文的文言文教學也是我們的一個重點和難點,這樣的公開課其實等於把博物館的專家變成了學生的家教,對於我們課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幫助和拓展。”田冬說。

沈陽市文藝二校新寧小學二年十班馬晨曦觀看公開課。沈陽市文藝二校新寧小學供圖

優秀專家成為“網紅”,傳統文化才會更“火”。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需要研究者的學術積累,也需要他們的人格魅力和對博物館的宣傳推廣。一小時公開課,當天近300萬人次觀看,著實讓遼寧省博物館又“火”了一把。公開課結束不久,第二天的門票很快就被預約一空。線上線下相互促進、良性互動。

本溪高中集體收看公開課。本溪高中供圖

黑山縣第一高中集體收看公開課。黑山縣第一高中供圖

“我沒看過唐宋八大家文物展,今天這個機會讓我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體會到了他們的精神世界,我今后也想考歷史專業。”黑山縣第一高中一名高中生說。

“此次公開課採用‘展教合一’的方式,讓同學們了解了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成就,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他們的家國情懷,我們要將此次活動作為學校德育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廣大中小學生增強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遼寧省教育廳義務教育處處長侯長余表示。

公開課回放觀看方式

在各手機應用市場搜索“人民網+”下載客戶端,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打開“人民網+”客戶端,無需注冊登錄,點擊“遼寧博物館公開課——走近唐宋八大家”,進入視頻頁面觀看。

(掃描二維碼,下載“人民網+”客戶端)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