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四產融合”培育壯大新動能

劉家偉

2021年01月21日08:10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四產融合”培育壯大新動能

核心提示

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和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鞍山市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地實施“兩翼一體化”經濟發展戰略,深化城市活力建設,面向群眾、企業、基層構建“三個互動體系”,大力推動文化、旅游、體育、健康四大產業互融互通、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積極培育壯大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城市融合經濟體,以文化、體育吸引人,以旅游、健康留住人,更好地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消費產業,擴大就業、拉動投資、促進消費升級,為高質量振興發展持續賦能。

2020年,鞍山全市新注冊四產主體2636個,同比增長2.5%,城市融合經濟體帶動就業8萬余人﹔四產投資總額增速達10.7%,佔全市投資總額比重11.7%﹔文化產業營業收入增幅為63.6%,全年旅游總收入達270億元。

融合發展 激發文旅產業創新活力

鞍山地處遼寧省“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戰略交會點,區位優勢明顯。這裡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享有鋼都、玉都、鎂都、溫泉之鄉等美譽﹔鋼鐵文化、玉文化、溫泉文化、民俗文化、滿族文化等傳統文化底蘊豐厚,劉蘭芳、單田芳等一大批名家享譽全國,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十余項。

與此同時,孟泰、王崇倫、雷鋒、郭明義等一批英模事跡代代相傳﹔素有“國球名城”之稱的鞍山,還走出了馬龍、李曉霞、郭躍等世界冠軍﹔具有“千年溫泉、百年理療”歷史的湯崗子溫泉療養院,也是全國四大理療康復基地之一。

然而,去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鞍山文旅等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鞍山市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選擇准確識變、辯証面對,積極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鞍山市在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積極投身打好發展的主動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鞍山市著眼於適應消費新趨勢,持續創新探索實施文化、旅游、體育、健康“四產融合”一體化發展,不斷創新文旅產品、升級體驗、提高供給能力,更好地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消費產業,全力打造相互關聯、相互促進的城市融合經濟體,在擴大就業、促進消費升級、拉動投資、激發城市活力的同時,使其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

在大局上謀劃,於關鍵處落子。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鞍山市便迅速出台了《春風行動六號工程推動四產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從文旅企業幫扶、春季旅游復蘇、線上營銷推廣、旅游產品提檔升級、體育旅游創新發展、激發文化活力、提升服務質量7個方面,提出41項具體任務和措施,重點突出文化的特色性、旅游的體驗性、體育的參與性、健康的共融性,有效幫助企業脫困、激發產業創新活力,為振興發展持續賦能。

鞍山市組織了433名受疫情影響的文旅企業經營者參加“旅豆學堂”線上專業培訓和帶薪職業技能培訓,退還105家旅行社部分質保金1306.88萬元,爭取發放各類紓困扶持資金3323萬元。同時,還為18家體育企業爭取用水價格與居民用水價格相同,免費進景區演出100場次,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積極擴大需求,有效對沖疫情影響。

舉辦賽事活動 匯聚人氣商氣

去年7月9日晚,“鋼都嗨起來 歡樂嘉年華”2020年鞍山市夏季文化旅游主題營銷活動在鞍山烈士山正門廣場拉開帷幕。京歌《梨花頌》、傳統京劇《鍘美案》選段、《甘露寺》選段,現代京劇選段《沙家浜·你待同志親如一家》等精彩表演,贏得台下觀眾陣陣掌聲。

作為此次主題營銷活動的又一大亮點,現場還匯集了海城牛庄餡餅、岫岩民間剪紙等1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非遺展示區,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技藝,刺繡、剪紙、作糖畫……吸引了大量市民駐足觀賞、交流並購買自己喜愛的非遺產品。

鞍山市積極舉辦和承辦各類拉動經濟、刺激消費的賽事活動,並把文藝表演、非遺展演、會展等融入到活動賽事中,積極推動形成“四產融合”的疊加放大效應,進一步點燃培育壯大新動能的絢麗焰火。

去年,鞍山市不僅承辦了2020遼寧省健身氣功站點網絡視頻比賽、遼寧省第八屆老年人運動會台球比賽,還成功舉辦遼寧省滑冰冬令營和鞍山市速度滑冰比賽、第28屆贏金娃娃杯全國少兒乒乓球比賽、遼寧省“登千山·賞金秋”全民健身活動、“九月味道·南果飄香”南果梨文化節騎游活動、“千山號”鞍山文化旅游觀光列車暨全省首屆城市圍棋對抗賽、2020全國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鞍山市百萬市民上冰雪”暨“2021攀登遼寧”鞍山新年登高健身大會等。

與此同時,鞍山市深入推進文旅融合,承辦全省2020年非遺進景區展示展演暨“錦繡遼寧 多彩非遺”文化宣傳活動,組織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購物節”、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等線上線下非遺展示展演活動40余次。特別是,還以舉辦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其中,成功舉辦了遼寧體育產業招商引資大會鞍山分會,53家運動協會和體育企業參會﹔成立市體育運動聯盟,國家乒乓球培訓中心、國家殘疾人體育訓練基地正式落戶鞍山。

凝聚文藝力量 服務振興發展

站在緩緩升起的舞台上,主人公“孟泰”面向全場觀眾,以飽含深情且引人深思的獨白弘揚“孟泰精神”。話音剛落,觀眾席上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去年8月31日,由鞍山市藝術劇院創排的大型原創話劇《孟泰》在鞍山大劇院首演。該劇以恢宏的舞台布景、感人的故事情節和細膩的人物刻畫,通過孟泰等老一代鋼鐵工人的獨特視角,展現了鞍鋼的奮斗歷程與責任擔當。

全劇以倒敘結合插敘的方式,將孟泰的先進事跡搬上舞台,“建孟泰倉庫”“保衛高爐”“愛廠如家”等幾個典型事跡,藝術地再現了鞍山鋼鐵工業發展的崢嶸歲月,也展現出鞍鋼工人的忠誠奮斗與拼搏進取。

該劇去年7月22日在鞍山大劇院預演,之后還召開座談會、研討會,征求領導、專家的意見建議並進行修改。修改后的話劇《孟泰》藝術地再現了孟泰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更貼近生活。

“整部作品通過三層轉台的布景,藝術地還原了孟泰的一生,希望通過劇情的發展,觀眾能夠隨著劇情激動起來,燃燒起來,從而讓‘孟泰精神’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傳承下去、延續下去。”話劇《孟泰》創排負責人如是說。

事實正如該負責人所言,鞍山市在深入推進“四產融合”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始終不斷凝聚文藝力量,通過創作話劇《孟泰》和海城喇叭戲《杜鵑花開》等文藝力作並進行巡演,積極匯聚推動鞍山振興發展強大精神力量的同時,力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海城喇叭戲首次以勞模人物為原型創作的戲曲劇目《杜鵑花開》,是根據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婦聯系統勞動模范,鞍山市立山區靈西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娟的先進事跡創作的。該劇以劉娟從一名普通群眾成長為優秀基層干部的歷程為主線,展現了劉娟出資建創業一條街、照顧孤寡老人、救助患病兒童、開辦養老院、社區便民服務“七個家”等眾多事跡,突出劉娟在工作和生活中最精彩的幾個片段,以生動的故事情節,展現了她情系群眾、一心為民的情懷。

據介紹,話劇《孟泰》獲得了遼寧省第五屆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遼寧省第十一屆藝術節優秀劇目獎,海城喇叭戲《杜鵑花開》獲得遼寧省第十一屆藝術節地方戲曲優秀劇目獎。同時,話劇《孟泰》成功入選2020年全國舞台藝術重點主題創作作品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百年百部”創作計劃。

特別是,通過這兩部作品在全市的巡演,還為鞍山市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增加收入249.6萬元,為市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增加收入264.2萬元,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創新產品供給 促進消費升級

去年7月1日上午9時,隨著充滿鞍山元素的“網紅列車”從沈陽站緩緩駛出,標志著“千山號”鞍山文化旅游觀光列車正式通車。

鞍山文化旅游觀光列車由鞍山市委、市政府打造,集旅游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娛樂於一體,游客可乘車直達景區,以全新的旅游方式,享受“上車休閑娛樂觀美景,下車游山玩水品人文”的一站式服務。

特別是,鞍山文化旅游觀光列車以“四產融合”為主題的車廂裝飾更吸引游客,他們拍照留念后,紛紛趕到特產車廂挑選購買特色產品。同時,列車上精心准備的東北大鼓、二人轉等表演也博得了游客的陣陣掌聲,歡笑聲、叫好聲編織出一路的美好回憶。以開通“網紅列車”項目推動文旅產業加快復蘇,正是鞍山市創新文旅產品供給,促進消費升級採取的重要舉措之一。鞍山市還通過策劃推出精品旅游線路、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推進國家級旅游景區創建等措施,不斷豐富旅游產品。

2020年,鞍山市推出了梨花賞心悅目之旅、溫泉康養健體之旅、岫玉樂享體驗之旅等精品旅游線路和鞍山秋季十大網紅打卡景區。同時,天源農業景區、祥和庄園景區成功晉升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青籽世家玉文化博物館等10家景區晉升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千山風景區韓家峪村、千山區對樁石村成功入選2020年國家第二批鄉村旅游重點村,千山區湯崗子村、台安縣桓洞村、岫岩滿族自治縣新屯藝術村入選省鄉村旅游重點村,37家民宿入選省精品民宿庫。

此外,鞍山市還組建了文旅項目辦公室,對全市22個“四產融合”重點項目逐個督導,中糧大悅城、二一九動物園熊貓館和兒童親子樂園、睿星派世界、摩力香格裡拉度假營地等項目相繼建成和運營,台町歷史文化街區、鋼都1953文旅小鎮、高新區明清小鎮等項目投入建設。

岫玉書畫為媒 將文旅品牌推向全國

2020年12月17日,“活力鞍山·玉美岫岩”——中國·鞍山書畫和岫岩玉雕精品展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行,這也是鞍山市繼在南京、北京、上海后舉辦的第四站展出。此次展覽是鞍山文化成果與岫岩玉產業相融合的一次集中展示與推介,也是鞍山經濟發展戰略廣泛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工作相結合的重大活動。

作為貫徹落實“四產融合”一體化發展,助力城市活力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鞍山書畫和岫岩玉雕精品展旨在讓鞍山的文化藝術以及岫岩玉產業走出遼寧,走向全國。展覽主題鮮明,凸顯地方特色,突出鋼鐵搖籃、大美千山、玉蘊國脈三大主題,內容豐富,引人入勝,充分反映了鞍山的歷史文化積澱以及英模、文藝名家輩出等多彩的城市風貌。

同以往的展出一樣,鞍山市此次在深圳舉辦的展覽,也將展覽與專家研討會相結合,邀請了全國與當地的城市發展專家、經濟文化發展戰略專家和珠寶玉石專家以及書畫藝術名家等參會研討,為鞍山文旅等產業發展獻計獻策。

“打造岫岩玉文化品牌。”“進一步加大千山風景區的宣傳力度。”“鞍山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以及工業文化遺產,這些資源都能轉化為撬動產業動能的重要支點。”……與會專家在稱贊鞍山文化旅游資源的同時,還紛紛這樣建議。

舉辦書畫和岫岩玉雕精品展,推動文化建設與各地在相互借鑒、優勢互補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正是鞍山積極將文旅品牌推向全國,打造北方重要旅游休閑目的地城市採取的舉措之一。

不僅如此, 去年鞍山市還積極構建文旅IP體系,成功舉辦春季“登山養肺 梨花悅心”千山梨花節、夏季“鋼都嗨起來 歡樂嘉年華”、秋季“九月味道 南果飄香”南果梨文化採摘節、冬季“鞍山市百萬市民上冰雪”及“嬉冰雪 泡溫泉 回鞍山 過大年”文化旅游主題系列活動100余場。同時,發起“春暖花開 抖動鞍山”主題短視頻挑戰賽,發布特色文化旅游短視頻7838個,點擊率達1.3億次,並舉辦“鏡像鋼都”文化旅游攝影大賽,征集作品1450幅,還在央視十套《味道》欄目播出前期拍攝的4集鞍山美食專題片。

此外,鞍山市還利用自有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發布圖文和視頻信息1569篇,累計閱讀量119.7萬人次﹔抖音發布視頻296個,播放量398萬人次。同時,還聯合開展沈陽經濟區“春暖花開 魅麗五城”“百位旅游達人”等區域合作、聯合營銷活動,編制《沈陽經濟區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手冊》,赴成都、西安開展文旅推介活動,並建設“一部手機游鞍山”智慧旅游平台和“鞍山市引客入鞍聯合消費平台”,全力推動文旅產業加快發展。

“四產融合”一體化發展,正源源不斷地為鞍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責編:孝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