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於天忠,男,50歲,中共黨員,1991年7月畢業於西北大學並參加工作,現任遼河油田開發事業部經理、開發部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08年獲得中國科學院滲流力學專業博士學位。曾先后獲得集團公司優秀共產黨員、遼河油田分公司先進科技管理工作者等稱號,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
質朴、剛正的秉性,鑄就了他勤勉、扎實的作風﹔坦蕩、熾熱的胸懷,充盈著他對油田開發事業的真摯情懷。數十年來,於天忠始終堅守“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初心,牢記“油田千萬噸有效穩產”的使命,真抓實干,把“匠心精神”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實際行動詮釋著不同“角色”應有的職責和擔當。
一個開發戰略的“謀劃者”
按照油田公司職代會提出的“千萬噸有效穩產是油田發展第一要務”的要求,於天忠第一時間組織啟動了開發中長遠戰略規劃工作。
遼河油田經過近50年的勘探開發,千萬噸穩產的時代意義和自身屬性都發生了深刻變革。今后遼河開發應該往哪走,走成什麼樣,是對“謀劃者”的現實考驗。隻有結合當前實際,謀劃“大思路”,繪制“大寫意”,才能在變化中應勢而為、搶佔先機。
“這個開發戰略規劃不但要對當前形勢作出准確的判斷,更要為油田中長遠的發展作出科學的規劃,使之成為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和員工美好願景的依托。”在方案編制啟動會上於天忠說到。
兩個月的時間裡,他將“家”搬進了辦公室,白天晚上連軸干。白天帶領團隊,組織六個調查組,圍繞資源接替、轉換方式、注水開發、長停井、套損井、天然氣六大方面對各生產單位開展潛力調研,覆蓋25.1億噸儲量、410個區塊、23628口油水井,並具體細化到油藏、層系、方式、措施,確保了規劃方案科學合理、操作可行。
夜間召集大家共同商談、研究、謀劃,每當遇到瓶頸問題,都要經過反復論証、反復對接。最終確定抓好“兩個可採儲量”,提升“四個生產能力”的工作對策,開發中長遠戰略規劃應運而生。
“到2025年油田產量達到1060萬噸,到2035年油田產量保持1000萬噸,實現油田千萬噸持續穩產50年。”宏偉的目標為油田開發工作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一個踐行諾言的“執行者”
抓落實工作就像是跑一場馬拉鬆,需要執著的意志品質。
42.195公裡,一個全程馬拉鬆需要完成的距離,一個挑戰普通人耐力的數字。很多人都望而卻步,而他卻樂此不疲,用實際行動做一個參與者、挑戰者。“一旦出發,必將到達”的堅毅品質在工作中也得到了逐步的升華。
面對2019年產量任務同比去年淨增12萬噸的嚴峻形勢。
在他的推動下,事業部4月底就完成了全年井位部署工作,下達實施計劃同比增加327口,直接拉動油田公司平均日產攀升7個百噸台階,拼出了近幾年最好開局。
在他的推動下,事業部狠抓窪111塊效益建產、沈84-安12塊復合驅等六類“樹典型,抓龍頭”示范項目,為扎扎實實實現各類工作目標打牢了基礎。
在他的推動下,事業部借鑒大慶對標經驗,完善油田公司內部對標模板,對象細化到採油廠、作業區,范圍拓展到開發生產各類重點指標,首創鑽井系統對標管理制度,建立鑽井提速模板,通過對標管理的不斷延展和滲透,管理精度實現本質提升。
即使在受台風影響產量7.01萬噸、保護區退出產量2.9萬噸等不可抗拒情況下,他依然堅定信心能夠完成產量目標,確保千萬噸穩產成為狂風驟雨掀不翻的大海。
一個年輕團隊的“引領者”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2017年9月,遼河油田開發事業部(開發部)正式成立,於天忠被任命為經理,成為了這支年輕隊伍的“車頭”。
本著為油田發展負責、為開發事業負責的信念,他大力打磨“匠心”,培育“匠人”,營造“合、勤、能”的工作氛圍,矢志把高精尖隊伍帶出來。
合眾發力,展現全新風貌。與各部門協同作戰,眾志成城,做到了“小事不過夜、難事不過周、大事不過月”,協同推進開發生產向好發展。今年是勘探開發深度交融最多的一年,每兩個月進行一次互動交流,促進增儲建產﹔今年是開發生產共謀協作最勤的一年,在關鍵節點共同深入基層解決實際問題﹔今年是開發財務緊密對接最頻的一年,努力做到產量效益統籌兼顧。
勤奮破題,鼓足全員干勁。開展“四個全員”活動,“全員當講師”,每月兩名同志授課,讓大家講起來﹔“全員提建議”,技術研討面前無職級,讓大家辯起來﹔“全員健體魄”,開展健步走活動,每月奪旗爭先,讓大家動起來﹔“全員傳正氣”,鼓勵關愛家庭、簡單生活,讓大家悅起來。
儲能練兵,培養全新動力。不把年輕人培養好,今日之斷檔將如何彌補?不能全方位補短板,明日之隊伍將怎樣攻堅?他將來自稀油和稠油不同領域、研究院和採油廠不同單位、政工和開發不同專業的員工進行交叉鍛煉。兩年時間,派出20多名員工進行學習提升,努力為油田公司培養一批能學習、敢擔責、有闖勁的復合型年輕干將。
兩年間,經歷了重組整合、“大部制”改革,開發事業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隊伍規模越來越大,但集體的凝聚力、執行力、戰斗力卻更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