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阜新市化危為機,勇開新局,以規模化、科技化、綠色化、品牌化和產業化為引領,精心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將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引入其中。1月至4月,49戶農產品深加工規上企業實現產值同比增加9.9%,顯示出強大的產業韌性和發展活力。
阜新市人均耕地面積居全省之首,具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和良好的產業基礎。為了把豐富的農業資源轉化為農產品深加工能力,推動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阜新市適時啟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培育工程,積極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蓬勃發展。
目前,小東北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綠色雜糧產銷聯合體、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花生產業化聯合體被列為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試點創建項目。今年,計劃培育10個市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形成由龍頭企業牽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積極參與、用服務和收益聯結成一體的產業新形態。
花生產業是阜新縣“一縣一業”主導產業,播種面積常年保持在10萬公頃以上,是我省花生產量最大的地區。全縣有花生個體初加工戶5000戶、經銷大戶150戶、加工能力50萬噸,形成了基地生產和初加工產業鏈。通過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將有效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資源。阜新縣今年將建設谷子、甘薯、酒高粱等9個聯合體,預計農產品加工產值近10億元,帶動農戶5萬戶,提供就業崗位1萬個,平均每戶增收5000元以上。
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是彰武縣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主戰場。其中,東六園區以承接農副產品初加工項目為主,發展谷物加工、豆制品加工、肉制品加工等產業,打造沈陽及周邊城市群的“菜籃子”。沈彰新城園區重點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項目。今年以來,項目入駐呈現數量與質量雙增長的良好勢頭,沈陽華美食品集團肉雞深加工產業鏈擴建項目、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生豬和肉雞全產業鏈項目等相繼開工建設。在園區龍頭企業強力牽動下,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自然人農業加速向法人農業轉變。
阜新市在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上一手抓培育,一手抓軟環境建設,集中力量打造農業科技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大數據中心、地方農產品標准中心、檢驗檢測中心、農產品追溯中心、電商網紅中心,努力構建現代化農業體系,帶動農業產業提質升級,走出一條具有阜新特色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