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馳援武漢抗擊疫情紀實

姜義雙  楊靖岫  侯永鋒

2020年04月07日07:18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白衣執甲護荊楚 丹心一片洒江城

4月2日11時許,經過27個小時長途跋涉,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18名隊員駕駛7輛移動方艙車輛抵達沈陽。至此,我省支援湖北的醫療隊員圓滿完成救治任務,全部平安歸來。

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荊楚大地肆虐。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部署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投入到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湖北的疫情時刻牽動著4400萬遼寧人民的心。危難時刻,遼寧省委、省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第一時間組建醫療隊千裡馳援,吹響了向主戰場沖鋒的號角。

白衣執甲護荊楚,丹心一片洒江城。

在武漢,1616名遼寧醫療隊員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冒著生命危險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綜合施策,精准施治,累計收治患者2676名。

當祖國需要的時候,遼寧再一次沖到了最前線、奮戰在最前沿,勇挑重擔再擔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出遼寧力量。

勠力同心 與子偕行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湖北和武漢是重中之重,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遼寧與湖北,親如兄弟,情同手足。在這場舉全國之力打響的戰爭中,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一手抓省內防控,一手抓對鄂支援,與湖北人民手挽手、肩並肩,共戰“疫魔”。

使命所系,職責所在。省委、省政府多次強調,馳援湖北是黨中央賦予遼寧的光榮任務,是遼寧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

精心組織,強化統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馳援武漢工作,集優質資源、派精兵強將,第一時間奔赴武漢抗擊疫情最前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若有戰,召必來!

“當國家需要時,作為‘白衣戰士’義不容辭!”1月25日,大年初一,省衛健委向全省醫護人員發出馳援武漢的號召后,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重症科主任張汝峰瞞著80多歲的雙親,第一時間報名。

以生命赴使命的,豈止張汝峰一人!

“我請戰奔赴抗疫一線!”

“我是黨員,隨時聽候組織召喚!”

“我有重症護理經驗,必須參戰!”

一封封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從集結令發出,到組建完成由10家省級醫療機構、27家市屬醫療機構醫護人員構成的138人的醫療隊,僅用了半天時間。“我願放棄一切,聽從國家召喚,服從組織安排與調遣,不計得失,不辱使命。”1月26日15時許,遼寧首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出征武漢。

1月31日、2月2日……到2月20日,我省先后組建11批次醫療隊,包括呼吸、重症醫學、傳染、感染、急診等專業醫護人員在內的2054人,星夜兼程奔赴長江之畔,其中1616人奔赴武漢,在蔡甸區人民醫院、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武漢雷神山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6家醫院開展救治工作。

這是一支絕對“硬核力量”!

一張寫有醫院和醫護名單的“出師表”顯示,我省派出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七成以上來自三甲醫院,有11位三甲醫院院長,副高級職稱以上的醫生和護士長將近600人。

出征的白衣勇士中,不乏身經百戰的“戰士”:有曾經在汶川地震發生后即進入核心地帶救援的“老兵”,有曾經投身抗擊非典一線屢立戰功的“尖兵”,也有曾投身邊疆建設的援藏援疆干部……

出征的白衣勇士中,更有許多舍小家顧大家的赤子:有的瞞著年邁的父母,有的離開懵懂的幼子,有的辭別了還躺在醫院病床上的家人……

國家的需要,就是沖鋒的號令!盡管疫情艱險,他們依然篤定前行,沖向祖國最需要、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全力應對 精准施治

這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當大量的患者涌進醫院,當病情急轉呼吸困難時,許多患者焦慮、恐懼。

“你們來了,我們就不怕啦!”當一個個說著東北話的“白衣戰士”出現在身邊時,許多驚恐不安的患者漸漸安靜下來。

在武漢抗疫最吃緊的時候,遼寧醫療隊一撥接著一撥沖了上去,日夜奮戰,從死神手裡搶回了一條條生命、拯救了一個個家庭。

“我一隻手拿著他的手機,另一隻手把他的大拇指輕輕貼在手機指紋解鎖處,沒想到,解鎖成功。”3月12日,在遼寧支援湖北重症醫療隊負責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ICU,護理組組長王洋洋幫著轉危為安的21床患者打開微信。看到視頻中女兒的笑臉,患者瞬間淚流滿面。

看似平常的一幕,實則傾注了重症醫療隊醫護人員的大量心血。

21床是名年輕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一定要救活他”,成為重症醫療隊上下共同的心願。

成立專門特護小組,進行專門護理﹔啟用呼吸機輔助通氣、ECMO、CRRT等高端儀器治療手段﹔建立微信工作群,24小時關注他的生命體征、儀器參數、各項指標……

經過25天的不懈努力,患者病情漸漸好轉。3月28日,當重症醫療隊准備離開武漢時,21床患者已轉入輕症病房。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非常之事,當以非常之舉。遼寧醫療隊全力以赴,將一個個危重症患者從死亡線上搶了回來。

疫情突如其來,患者急劇增多,武漢原有的醫療資源一時無法滿足需求,隻好將一些普通醫院臨時改造為定點醫院,遼寧醫療隊接手后,按標准重新建設。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ICU是由普通病房改造而成的,遼寧支援湖北重症醫療隊接手病區后,一方面迅速按照感控標准,理順重症救治流程和必要的病房改造、設備配備,另一方面統一治療規范,建立三級查房制度,統一重症診療規范,完善感控制度。

重症醫療隊第一個實施氣管插管技術,第一個實施血液淨化技術,第一個實施ECMO技術……每一次操作,醫護人員都要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可是,他們從未退縮。

“那麼多患者需要救治,必須咬緊牙關,豁出去!”遼寧支援湖北重症醫療隊領隊、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丁仁彧說。

在蔡甸區人民醫院,面對陌生的病情,遼寧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很快根據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分類施治,決定分別採取早期插管、肺復張、俯臥通氣三種治療手段﹔針對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深靜脈血栓發生風險較高的問題,醫療隊及時進行血栓風險評估,有效預防,綜合施治,大幅度降低了並發症和病重率,提高了救治率。國家專家組對此給予高度評價。

在武漢雷神山醫院,遼寧醫療隊是規模最大、到達最早的醫療隊,先后接收了32個病區中的18個病區。由於武漢雷神山醫院採用的是邊建設、邊驗收、邊收治病人的非常規做法,剛接收時,遼寧醫療隊隊員全員上陣、身兼數職、晝夜奮戰,如期完成病區建設並接診。接診后,又在院感控制、流程再造、治療方案、規章制度等方面不斷貢獻“遼寧方案”。遼寧醫療隊共計救治患者1094人,成為雷神山醫院救治患者最多的醫療隊。

在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遼寧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主動牽頭,帶領3個兄弟省份,完善了醫院管理機構,制定了規章制度,統一醫療、護理、感控等相關標准和運行流程,創新推出救治模式,“遼寧智慧”使方艙醫院很快達到正規醫院的接診水平。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13樓東重症病區,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三醫療隊精准施治,獨自開展多種呼吸支持治療,大幅度提高了救治質量,累計收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174人。

看似枯燥的數字,卻是遼寧醫療隊為命懸一線患者開出“生命藥方”的結晶。

遼寧“白衣戰士”開出最具療效的“生命藥方”,遠不止這些。

遼寧醫療隊豐富了共情醫學、敘事醫學的救治理論,化解了患者的心理問題﹔一次次遠程會診,前后方專家為患者量身定做最優治療方案﹔憑借著精湛的醫術,98歲高齡患者、雙目失明患者、肝移植術后患者等一系列高難度病例,經遼寧醫療隊救治后順利出院。

被治愈的患者評價說,遼寧醫療隊不僅有仁心,還有仁術。

奮不顧身 愛洒江城

沒有生而英勇,隻有選擇無畏。

“並非沒有畏懼,並非沒有牽挂,國家有難,豈能袖手旁觀!”記者在很多醫護人員的微信朋友圈看到這樣的留言。

“忘不了一天收30個病人,來了就心臟按壓、心肺復蘇﹔忘不了和血管外科鄧主任一起給病人血管剖開做ECMO﹔忘不了隊員陪著患者做CT,一直受著放射線,這一切都是為了患者的安全。”這是丁仁彧在辭別武漢之際,發給朋友的微信。

“風險,大家都很清楚,但在搶救的關鍵時刻,我們心裡隻有患者,根本無暇顧及個人安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支援武漢重症醫療隊領隊趙立坦言。

“每天親人朋友都會問我累不累、苦不苦,我說,大家不要擔心我們累不累,累的盡頭是新的生命和暢快的呼吸。”遼寧首批醫療隊重症組組長馮偉每次都是這麼回答。

在武漢與病魔抗爭的日子裡,英勇的遼寧醫療隊員不顧個人危險,連續奮戰,哪怕臉頰被口罩勒出血印,哪怕流淌的汗水浸透衣衫,哪怕連續七八個小時不吃不喝,哪怕情緒失常的患者又罵又鬧甚至動手……忍受體力的極限考驗,忍受一切不可預知的風險,所有的努力都隻為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許多患者被遼寧醫療隊的醫者仁心所感動,紛紛寫信或發微信表達感激之情。

“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

“雖然看不清你們的容顏,但你們的心比武漢的櫻花還美!”

由於新冠肺炎患者家屬不能陪伴,遼寧醫療隊的護士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患者的親人。因此,護士除了完成基礎護理外,還承擔了家屬的所有照料任務。患者的吃喝拉撒甚至刮胡須、洗頭、剪腳指甲等,遼寧醫療隊的護士都細心地幫助解決。

“做這些事,在平時不算啥,但穿著兩層防護服、戴著面罩和兩層口罩操作,稍一走動,就渾身是汗。”護士周野說,“到下班時,一點勁兒都沒有了,感覺就像戴著口罩長跑。”

未親身經歷,難知其艱辛﹔不身處其境,難懂其情懷。

遼寧支援雷神山醫療隊總指揮徐英輝帶著腰傷堅持戰斗﹔大連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主任醫師崔文權、遼寧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侯思遠,忍著親人離世的悲傷堅守崗位﹔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護士張星辰,在妻子生產時,正在雷神山救治患者﹔大連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醫師馬林凱旋回到家中,才知道母親摔傷住院﹔錦州市中心醫院感控科科長陳雅靜瞞著父親出征,直到完成任務返回家鄉,父親才知道女兒去了武漢……

“讓病人早日康復,這是對生命的敬畏,我必盡我所能,挽救生命!”重症援助隊員、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秦錚這樣解釋醫者情懷。

全面動員 傾囊相助

“防護物資緊缺!”“醫用物資不足!”“生活物資告急!”隨著疫情蔓延,在湖北戰“疫”前線,各種困難隨之而來。

重疫無情,人間有愛。

雖然自己也面臨物資短缺難題,但必須首先解兄弟省份燃眉之急!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緊急動員、精心組織,發動全省上下行動起來,向湖北提供急需的醫療資源、生活物資。

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企業進入非常時期,加班加點——

農歷除夕,華晨集團接到國家生產首批30輛負壓救護車的指令后,發出緊急動員令,其旗下生產醫療專用車企業員工立即結束休假,迅速返崗投入生產。從准備方案到完成第一批15輛的訂單,僅用10天時間。公司員工說:“我們不能赴一線救治患者,但可以發揮自身所長,按時保質制造出負壓救護車。”

第一時間,130噸大白菜由沈陽“走鐵路”緊急運至武漢,解生活物資短缺之困﹔3小時發貨、18小時安裝,東軟醫療創出“不敢想象的速度”﹔東北制藥停止休假全員返崗、日夜趕工,將防疫急需藥物源源不斷發往最前線……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遼寧企業用強有力的行動証明:關鍵時刻,不會缺位,不會失責!

酸菜、雞蛋、牛奶、大連櫻桃、鞍山南果梨、丹東草莓……一次次、一輛輛裝滿“家鄉味道”的車輛,連夜從遼寧各地馳往武漢。一批批物資,全部屬於愛心捐贈。捐贈隊伍裡,既有大名鼎鼎的農事企業,也有名不見經傳的農業合作社,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臨時組成的愛心微信群。

“為了湖北人民,‘遼寧老鐵’真是拼了!”武漢人說。武漢需要什麼,遼寧就傾囊相助。大到“車載移動方艙醫院”、大型車載CT、智慧醫療音視頻實時互聯互通會診會議系統,小到雞蛋、牛奶、挂面、礦泉水,涓涓暖流,來自四面八方,寸寸丹心,匯聚荊楚大地。

有人評價,遼寧這是搬家式支援、掏家底式援助。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在這場必勝的戰斗中,遼寧人民和湖北同胞同舟共濟、守望相助,迎來了疫情防控斗爭的勝利曙光。

長子情懷顯忠誠,挺身一線勇擔當。遇到困難不低頭、面對挑戰不退縮,不怕扛硬任務、主動啃硬骨頭,遼寧兒女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

4月1日,在武漢天河機場歡送遼寧醫療隊最后一批隊員的儀式上,武漢市領導動情地說:“武漢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為我們拼過命的‘遼寧老鐵’!”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