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前線日記》系列報道。通過戰“疫”一線工作者的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斗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
前線日記——“爸爸,你是英雄嗎?”
記錄者:沈陽急救中心鐵西一分中心站長 吳波
2020年3月30日,星期一,晴,沈陽。
每當接到出診任務,我們沈陽急救中心都會以最快的速度出發轉運患者,而我,就是這條生命轉運線上的“衛生急救兵”。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我們奔跑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與病毒較量,同時間賽跑。
還記得1月22日那天,我接到轉運的指令,有一位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需要從家轉運到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這是我轉運的第一位新冠肺炎患者,我帶領轉運小組做好防護,一切准備就緒后迅速出發。
到達現場后,我發現患者非常緊張,全身都在顫抖,眼淚不停往下流。我安慰她說:“別怕,我就在你身邊。”我把她的手放入自己的掌心,給她鼓勵和安慰,並用專業知識給她講解新冠肺炎以及治療過程。我知道這樣做會增加我被感染的風險,但我肯定的是,我給她送去了信任與希望。
在轉運途中,我在鼓勵安慰患者的同時,時刻監測著她的生命體征。下車前,我悄悄寫了張紙條給她:“當你遇到困難時,你要堅持!當你遇到更大困難時,你要堅持!當你覺得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你還要繼續堅持!”患者看著手中的紙條,流下了眼淚。
十六天后,這位患者成功治愈出院了,我非常激動。我告訴她:“你勝利了!繼續加油!”
從1月22日至今,我一共轉運了患者13人次,其中疑似患者4例,確診患者9例。我們承擔著省內疑似和確診患者的轉運工作,有時我們要穿防護服長達十多個小時。可能和病房的醫生不同,我們轉運患者需要在室內與室外來回跑,在厚重的防護服裡悶好幾個小時,像蒸桑拿一樣,頭發上身上不停有汗水滴落,過一會兒又到室外了,冷風吹來,汗滴立馬變成冰冷的水滴往下淌,那是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也不知道是冷還是熱了。反正啥都顧不上了,因為我隻有一個目標:堅決完成轉運任務。
兩個多月以來,我一直都沒能回家。父親自己一個人生活,沒能陪在他身邊很是愧疚,可是父親從來都是鼓勵我。父親總說要過來陪我,要給我做飯,我哪能讓他照顧我啊。我有時間就給父親打視頻電話,報個平安讓他放心,我看到他好好的,我也安心。前幾天我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父親,他也很激動,告訴我今后要以更高標准要求自己,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誓言。
“爸爸,你是英雄嗎?”女兒問我時,我只是說:“爸爸只是英雄團隊當中的一員,爸爸只是學著那些英雄的樣子在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