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前線日記》系列報道。通過戰“疫”一線工作者的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斗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
前線日記——我沒有辜負身上的警服
記錄者:沈陽市公安局監管醫療支隊監管醫療科副科長、沈陽市公安醫院外科護士長 劉莎
2020年4月1日,星期三,晴,沈陽。
今天,我們回家了!與其他醫護人員不同,我和劉琳琳是穿著警服回來的。面對公安戰友們為我們獻上的鮮花,我們兩個人都很激動。戰友們,我們完成了任務,五十多個日夜,我們沒有辜負身上的警服,沒有辜負沈陽公安的響亮品牌!
2月8日那天,我接到了遼寧省沈陽市第三批醫務人員馳援武漢的通知,我沒有絲毫猶豫,主動請纓“出戰”。作為公安醫院的醫務工作者,能夠去一線救治患者,是我的榮幸,更是公安人的擔當。於是,我瞞著兒子和父母,毅然報名奔赴武漢市雷神山醫院。
與我一同前往雷神山醫院的,還有我們醫院的劉琳琳。劉琳琳是醫院手術室的一名護士,參加工作以來,她一直是醫院的業務骨干。和我一樣,她也是主動提出要去武漢支援的。
馳援武漢之初,面對陌生的環境、凶險的病毒,為了防止因疏忽造成“非戰斗”減員,我反復練習培訓內容,每天要練習20多次,將穿脫隔離衣、戴口罩、戴護目鏡和手套的每個步驟爛熟於心。為了能夠做好醫療處置准備,我每天都會練習到深夜。
在雷神山的工作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護理一位80多歲的老人。由於病情影響,患者經常出現煩躁情緒,有時會推搡醫務人員,還會跟護理人員搶輸液針頭,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困難和危險。我作為護理小組中年齡最大的同志,主動承擔起了照顧這位老年患者的工作。
每個班我都要給這位患者喂飯,有時患者會把食物吐到我身上,我會耐心勸他要好好吃飯,有勁了才能跟病毒作斗爭。為了能減輕患者痛苦,我需要定時幫助他更換尿不濕,讓老人能更加舒適。時間長了,這位老人或許是被我的行為感動了,也像親人一樣,叫我莎莎。隻要我上班,這位老人的處置都由我做。
看著老人的病情一天一天見好,為了能讓他下地行走,我就把自己的衣褲拿來給老人穿上,扶著他在床旁散步。厚厚的防護服雖然隔離著我們之前的距離,卻隔離不了這段特殊的感情。
“90后”劉琳琳雖然還年輕,但是工作卻很細心。有一次巡視中,琳琳發現23床的患者尿床了,患者是位盲人,生活不能自理。琳琳立刻喊來同伴,給患者更換床單和尿不濕。兩個護士瘦小的身軀,體重加起來都沒有患者重,再加上全副武裝,干起活來有點笨重,身體更是不聽使喚,護目鏡全是霧,汗水從她的額頭和耳后一直流,防護服裡的衣褲全都黏在身上,喘氣也感覺有點困難。處理完患者的床單后,她是摸著病房的牆走出病房的。琳琳說,她在赴武漢的第一天,就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她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黨組織的帶領下,為人民服務、為祖國奉獻。
有人說我是英雄,但在我心裡,我是一名醫生,更是一名警察,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我的時候,理應沖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對得起頭上的警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