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襲來,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共同抗擊疫情。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前線日記》系列報道。通過戰“疫”一線工作者的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斗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
前線日記——今天又走3萬多步
記錄者:沈陽市馬路灣派出所社區民警 張宇
2020年3月12日,星期四,多雲,沈陽。
這段時間,我說過最多的話就是:“大娘,這段時間您要少出門,萬一有事要出門,一定要戴上口罩。”“今天轄區居民的體溫都測量了嗎?有發熱的嗎?”自從防疫阻擊戰打響以來,我一直都“戰斗”在防控一線。
今天早上7點40分,我在家吃完早飯就來到城中花園社區報到,一天的工作就在這樣開始了。
我所管轄的兩個社區,居民以老年人居多。起初,我剛下社區開展防疫工作時,社區居民的防范意識並不強,我總能看見一些老人不戴口罩在路邊聊天。一旦遇到這些“不聽話”的老人,我都會第一時間上前提醒他們,告知他們防護工作的必要性。我還會跟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拿著小喇叭去社區開展宣傳工作,把有關疫情的新聞念給老人聽,反復提醒他們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門。
上午9點左右,我依舊詢問社區工作人員居民身體情況,這已經成了我的習慣。為了更好掌握各社區情況,我們給每家每戶都發放了體溫計,並要求小區居民每天測量體溫。
中午12點多,我走訪完轄區居民后回到單位吃飯。最近派出所都是派發盒飯,大家各自找個地方快速吃完接著干活。
下午1點左右,我到社區各個進出口站崗,協助社區工作者對來往人員測量體溫、登記信息。
自轄區交通道路開始管制,各社區也都進行了封閉式管理,因此居民的生活物資採買成了一件大事。我積極與社區干事協調,對居民生活物資進行統一採買。不只是幫著買菜,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我還當起了社區義務“快遞員”,為出門不便的老人購買大米、糧油等生活物資,並幫他們送到家裡。
社區再多,地形再復雜,我們也都要走到,我們要將疫情防控工作傳達到每家每戶。最近幾天,太陽出來了,到戶外活動的老人也多了起來。隻要天氣一好,我就會去巡查,督促居民都趕快回家,不要在外面晃悠,天氣好並不代表病毒就散去了。
晚上8點多,我下班了。這一天下來,我的步數有3萬多,隻要能將防疫工作做細做好,走多遠都是值得的。截至目前,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城中花園社區和嘉興社區轄區內確診、疑似數據均都為0。不管有多累,一切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