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全國各地緊急馳援。截至目前,遼寧省已經派出2000余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系列報道《前線日記——遼寧醫療隊的故事》。通過遼寧醫務工作者的戰“疫”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斗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
前線日記——家鄉的味道
記錄者: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賈佳
2020年3月11日,星期三,晴,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天氣真好,沒有風、沒有雨、沒有暴晒的陽光,有的只是清新的空氣和透過樹葉縫隙洒在草地上的陽光。等著坐班車的隊員們三個一堆、五個一群,並不緊密地聊著天。
在這樣的天氣裡,我的心情也舒暢了許多。車子還沒有到出發的時間,我在院子裡走了走,體會一下春的氣息,欣賞一下賓館的美麗景色。院子的角落裡堆著捐贈的物資,有礦泉水、女性護理用品、成人紙尿褲等。
現在護士們在病房裡已經不需要長時間忙碌了,防護物資也較為充足,如果出現不適可以隨時換崗。一個班次,幾個小時,挺一挺就過去了。但即使是這樣,我們武大人民醫院東院區的醫護人員也是醫療隊中相對繁忙的一群人。我們的護士還是一如既往,一天4個班次,因為我們兩個病區依然有60多個患者在接受治療。
隊員們相對放鬆了些,很多人開始將不再需要穿著的冬季衣服郵寄回家。賓館的經理問我不郵寄點嗎,我說我這次出來准備的都是穿了好久的衣服,有的秋褲已經洗了很多次,愛人早就想給我扔掉換新的,我一直沒同意,這回正好派上用場,穿完我就打算扔掉了。經理說:“你真能省!”我笑著回答:“是啊,都是普通老百姓,自然要精打細算過日子啊。你們發的襯衣襯褲我還都沒拆封呢。”
坐在班車上駛向醫院,吹著窗外的風,聽著音樂,有一種去春游的感覺呢。音樂真是一種奇妙的東西,全世界不同種族、不同人種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激昂的大調和憂郁的小調,加上各種美妙的樂器,將大千世界點綴得愈發精彩。雖然沒選擇音樂作為自己謀生的專業,但我自小就跟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也因此認識了很多朋友。最近我們的微信群裡,隊員們和心理疏導小組的老師們都在推薦各種歌曲,緩解大家焦慮的情緒。
病房的患者都一切正常,然而我們還是要站好每一班崗,審閱好每一份病志,努力將已經做得很好的地方做得更好。接班的醫生很辛苦,他還要進去為每一個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那誰來疏導我們呢?我看這個任務隻能交給美食了!晚上回到駐地,賓館的大廚特意給我們東北人烙了韭菜盒子,吃起來有點家鄉的味道,但還不太一樣。期待回家以后吃上岳母烙的韭菜盒子和媽媽包的大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