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襄醫療隊啟用遼寧捐贈智能設備“望聞問切”

董翰博 田勇

2020年03月07日09:00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修正醫護人員因穿戴防護服和手套造成的診斷偏差

越來越多來自遼寧的“救治神器”正在襄陽戰“疫”一線投入使用。3月5日,經過幾天調試,由遼寧中醫藥大學向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和襄陽市中醫院捐贈的4台望診儀正式投入使用,成為中西醫結合治療中,中醫專家延伸的“手”和“眼”。

3月6日,在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病房裡,一台脈診儀和一台舌象儀已經投入工作。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廉凱表示,目前,兩台設備已採集了30名病患的相關信息,診斷分析准確率達90%以上。“這是襄陽市在全國率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中醫遠程會診,為將來湖北全省乃至全國推廣中醫遠程會診技術提供了基礎保証和技術示范。”廉凱說。

“人工智能的應用為中醫發展注入了現代活力。”據遼寧援襄醫療隊隊員、遼寧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關雪峰介紹,遼寧中醫藥大學率先將中醫智能技術應用到新冠肺炎臨床治療中,舌象儀通過使用專業圖像採集設備採集舌圖、舌下絡脈圖、面圖等,針對舌神、舌苔、舌形等,從11個方面、100多種中醫診斷意義分析舌象,自動出具備選診斷結果﹔脈診儀則是利用高精度傳感器採集病人腕部橈動脈區域的脈搏搏動信號,將肉眼看不到的脈搏轉化為直觀圖像,自動判斷脈圖結果。“這幾項技術有效地修正了醫護人員因穿戴防護服、醫用手套、護目鏡造成的‘望聞問切’偏差。”關雪峰說。

“從設備提供的脈圖觀察,這名患者的脈診診斷結果為遲脈,多見於寒症。這與我平常採集到的信息診斷是基本一致的。”在看到脈診儀的分析結果時,遼寧援襄醫療隊隊員、遼寧中醫藥大學教授於睿說。她表示,這些相對准確的信息為醫護人員進一步系統精准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了有力依據和科學研判。“在這個信息基礎上,我們給每位患者進行辨証論治,這就相當於我們多了一雙手、多了一雙眼睛。”於睿說。

關雪峰表示,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產品與中醫藥結合,中醫藥現代化正在加速實現跨越式發展。“未來,我相信中醫在這次疫情中的技術應用與臨床治療經驗會走出國門,在世界范圍內幫助更多的患者恢復健康。”關雪峰說。

(責編:李進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