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襲來,全國各地緊急馳援。截至目前,遼寧省已經派出2000余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遼寧省委網信辦與人民網遼寧頻道聯合推出系列報道《前線日記——遼寧醫療隊的故事》。通過遼寧醫務工作者的戰“疫”經歷和故事,共同感受這場嚴峻斗爭中的遼寧擔當、遼寧力量。
前線日記——干就完了!
記錄者:沈陽市第四人民醫院護士長 董華
2020年2月17日,星期一,多雲,雷神山醫院。
到了雷神山,我已經不知道我是誰了。接手雷神山A11病區是在13號那天,然后我基本消失了3天。這3天,我們把一個“清水房”病區裝修成了“精品房”,然后收治了40位患者,這是妥妥的“遼寧速度”。
14號雷神山下大雨,15號下雪,然而雨雪都阻擋不了我們的腳步。這突然讓我想起周華健在《風雨無阻》裡是這麼唱的:“你是我今生唯一的賭注,隻留下一段歲月,讓我無怨無悔全心的付出”。
一個清水的病區,什麼都沒有,我們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把它變成可以收治患者的病區。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們的工作:拼了!從13號開始,我們每天都是凌晨回酒店,睡3個小時,5點又出來等車了。
這裡所有的儀器設備、備品,全都是我們自己肩抗手推的。2個冰箱、4台呼吸機、10多台監護儀、40多套床單被褥、口罩、防護服、推車、輪椅、藥品、器械……在這裡我們已經沒有性別之分、沒有力氣大小之分、沒有年齡之分,能干就一起上,時間不等人。
雖然我們不是快遞公司,但是我們的物品像快遞公司一樣豐富,以維持一個病區的運轉,瑣碎的事情太多了。這些物資需要分門別類,防護歸防護,藥品歸藥品。我們拉了1卡車加上2個救護車的物資。
整理前
整理后
從13號接管病區到14號上午,我們完成了一個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14號下午,病人正式住了進來。從此,我的日常就是這樣的:
充當物業經理:病區的水龍頭壞了、坐便不沖水了、負壓病房沒有壓了、紫外線燈有一個不亮了……我都需要幫忙協調修理。
充當快遞小姐姐:防護用品、醫療耗材、洗手液、香皂、拖鞋、紙杯、被褥、防護服、口罩、導尿包……每一個品類都有專門的請領地點,我要把所有的物品都集齊了,再聯系一個車幫我運到A11區門口,怎麼也要2個多小時。取后我還要自己拆包、收拾。物資請領真是要“跑斷”我的腿了。
充當取餐員:患者要吃飯、醫護人員要吃飯,一天五六十份飯有專門的人送到病區門口。剛開始的時候人手不夠,我偶爾也會幫大家去取飯。“開飯啦!”大家都說,我這個聲音最有感染力!
充當后勤聯絡人:從雷神山到我們住的地方要一個小時的車程,有志願者開著公交車接送我們上下班。因為大家的時間不一致,協調大家在什麼時間統一上車、協調司機幾點來接,這事包在我身上。此外,醫療垃圾回收、工作服送洗,這都有第三方公司,聯系這事也包在我身上。
說了這麼半天,我才發現我有點不務正業,最重要的院感還沒說。下次再說吧,來到這裡就是干活的,我這個人看著活就想干,干啥都是干!干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