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城鄉建設局質量站黨支部參加市六院應急工程建設工作紀實

2020年02月05日16:01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2月3日晚23時,經過參建各方8天的晝夜奮戰,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隔離觀察病房和醫護人員休養區建設完工並交付使用。在這場與疫情和時間賽跑的戰斗中創造了“沈陽速度”,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市城鄉建設局質量站黨支部11名同志在黨旗的見証下,全天24小時駐守現場,沖在了工程建設的最前線。

在六院改造中,牽扯其中的黨員領導干部,始終站在建設的最前沿,指揮著這場前所未有的戰斗。市城鄉建設局質量站黨支部書記、站長岳陽原計劃在正月初二回老家看望父母,但是接到上級的通知后,馬上組織研究市六院應急工程監管工作。經過研究,質量站提出了24小時質檢的工作方案。這在以前不曾有過,但在六院改造工程裡卻實實在在地發生著。作為質量監督部門,市質量站充分考慮了這次工程建設的緊迫性和危險性,黨支部在全站總動員的基礎上,採取了個人自願報名加組織考察的方式確定了10名同志,分成四組全天候駐守現場,每天24小時不間斷檢查監督,對排水管道鋪設、板房安裝、電纜敷設、管道安裝等各個環節實現了全過程、無死角、零距離監管,保証了六院改造和新建工程質量過關。

除了現場監督外,質量站還負責對接設計、統計進場材料數量、電力設施改造和設備安裝進度。建設未始,圖紙先行。大年初一晚上九點,監督員馬強迅速對接中建東北設計院,他和設計師們不眠不休,戴著口罩在會議室裡不斷修改設計,24小時后第一張施工圖完成。現場材料的進場進度直接影響到工程進度,每天中午11點和下午四點,監督員李忠輝會分別向參建單位收集材料進場情況,制作成進度表報送給工程建設指揮部,為指揮部科學決策提供依據。由於新建的兩個工程都需要供電,原有的電力設施已經不能滿足負荷,急需要對原有設施進行改造,電氣工程師陳志亮帶著冀全利對接國網沈陽電力公司和東北建筑設計院,研究改造方案,方案通過后開始監督施工單位施工,一直到送電成功,他倆才鬆了一口氣。當工程進展到后半程,主要工作任務就各種設備的安裝,李永敏帶領富顏超駐守現場分工協作,現場通風設備的風管安裝在后半夜,他倆就盯到后半夜。負責土建工程的姜鷗、王建和劉宏偉,自願選擇值夜班,他們說熬夜的工作年輕人優先,夜間冒著零下20℃的低溫行走在施工現場,由於天氣寒冷,不出一個小時,口罩裡面就會布滿水漬,貼在臉上即冰冷還不透氣。

談到24小時監管的困難,市質量監督站副站長於永彬指出,“困難就是天氣,春節后正好趕上降溫,白天零下十度,后半夜最冷的時候零下20℃,戴口罩造成眼鏡上霜看不見路,發現問題現場拍照片手都凍裂了。”

為了讓發現的問題能夠第一時間得到解決,質量站採取了信息化的監管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工程建設微信群裡,現場圖片、留言已經過萬條,質量站的同志到現場檢查發現問題后,都會把問題拍照片發到工作群,通知在群裡的施工單位負責人及時改正。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一封封請戰書,一個個逆行的背影,一顆顆誠摯無畏的心,在疫情面前,面對艱巨的建設任務,市建設局質量站黨支部選擇了堅守初心、勇擔使命,全站黨員沖在一線,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初心。

(責編:湯龍、孝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