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記者 王 坤
嘉 賓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 何 慶
省人大代表 徐 成
省人大代表 王艷輝
主持人: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作出加快建設制造強省的部署,並提出實施制造產業基礎能力提升工程,對此,我們要在哪些方面做足功課?
何慶:今年,遼寧省將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為目標,從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入手,實現關鍵環節突破,開展重點產品示范應用,推進10項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建設,提升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促進整機系統和基礎技術互動發展。推進100個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大力發展智能裝備和產品,引導企業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同時,大力發展5G和工業互聯網,打造一批“5G+工業互聯網”示范工廠,推動企業上雲上平台,夯實產業基礎能力。
徐成:實施制造產業基礎能力提升工程,離不開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穩定支撐。傳統制造企業實用性技術創新多,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少,改變這一現狀要聚智聚才,加快培養智能制造領域急需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人才,幫助企業開發新產品、調整產品結構、創新管理和開拓市場,提升企業產品和技術的核心競爭力。
王艷輝:提高制造業的創新能力,要完善和落實激勵企業自主創新的相關政策,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做好政策實施情況的監測與評估,建立政策跟蹤研究和不斷完善的長效機制,在實踐中健全和完善政策體系。要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業更多地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項目。
主持人:推動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圍繞產業鏈來部署創新鏈。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就實施產業鏈發展工程作出規劃,堅決打好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對此,我們怎麼看、怎麼辦?
何慶:今年,我們將堅持遠近結合、分類推進,圍繞重點行業,依托重點企業,積極“補鏈”“強鏈”“延鏈”。
將通過推動裝備制造業高端化、成套化、智能化發展,重點發展醫療裝備、數控機床、智能制造與裝備、集成電路裝備、重型裝備等產業鏈﹔加快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新能源和5G應用,推動沈陽打造有影響力的汽車生產基地﹔突出發展新材料,重點發展先進鋼鐵和有色金屬材料、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種陶瓷等高端產品﹔推動石化產業向煉化一體化、高端化發展,積極打造烯烴、芳烴等精深加工產業鏈條,加快建設大連、盤錦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推動石化行業從“燃料型”向“化工型”轉變。
徐成:要加快形成高水平制造業新生態,打破傳統制造企業孤島局面,通過對遼寧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與引領,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海洋經濟等制造業新興產業,催生更多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及新領軍者企業,促進制造業企業蓬勃發展。
王艷輝:打好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要從蓬勃興起的智能科技中汲取營養,將“智能化”綜合運用於產品研發、設計、制造、檢測、銷售、使用、服務乃至回收的全過程,以實現優質、高效、低耗、柔性生產,提升制造企業競爭能力,迎接並適應動態多變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