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遼寧分社 社長劉成友往日報道
人民日報社遼寧分社 採編中心主任郝迎燦往日報道
人民日報社遼寧分社 記者劉洪超往日報道
人民日報社遼寧分社 記者辛陽往日報道
人民日報社遼寧分社 記者胡婧怡往日報道
人民日報社遼寧分社 記者劉佳華往日報道
李樂成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遼寧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動遼寧全面振興人才是第一資源,事關經濟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主持…
冬日,遼寧沈陽室外氣溫早已降至零下,沈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油漆包裝中心卻熱火朝天。10多名員工正封裝一台剛剛下線的壓縮機組。“這是我們為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金壇儲氣庫項目設計制造的離心式壓縮機…
百年東北大學,師生們秉承實干報國的理想,與國家共進,與時代同行,用沉甸甸的成果詮釋了如何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火熱的一線,永遠是無數科研工作者搞科研、出成果的戰場。馮夏庭帶領學生,幾十年如一日…
大圖:沈陽高新區。 資料圖片 小圖:位於沈陽高新區的沈陽創新天地。 資料圖片 “從確定辦公廠房位置,提供裝修方案,到拎包入住千級、萬級超淨間,隻用了3個月時間。”在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沈陽高新…
天蒙蒙亮,遼寧省撫順市社河國家濕地公園管護員閆克亮就出發了。這裡是社河匯入大伙房水庫的河口,環繞著水庫3.8公裡長的路,閆克亮每天都要走上3遍,“時時放心不下,我守護的是2300萬人的‘大水缸’。…
初秋的沈陽,碧空如洗。東北大學校園,綠草如茵。劉長春體育館西側,陽光洒在劉長春的雕像之上。時針撥回到90多年前,東北大學學生劉長春作為第一位正式參加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參加了男子100米、20…
在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世紀大廈東側,各類機械正開足馬力抓緊施工,一座立體停車樓已初見雛形。“經過現場調研發現,世紀大廈周邊高峰時段停車泊位缺口大,新建的這座停車樓設置泊位近千個,可有效緩解周邊群眾停…
“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上,農業一直是薄弱點”“土地流轉成本越來越高,家庭農場參與意願變低了”……年初,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楊樹房街道戰家村開起了經濟合作社股東代表大會,發展增收的問題又擺在了眼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