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贊“博士沈陽行”:讓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 5月22日上午,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的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會議中心人頭攢動。2025“博士沈陽行”活動如約而至,萬余名博士生和用人單位人員在此雲集。…
遼寧沈陽:一張“網”背后的智造轉型 工業互聯網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基礎設施。為企業機床賦碼,讓設備發揮更大效能﹔智能化管理,提高制造業生產效率﹔開發雲平台,服務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近年來,遼寧沈陽不斷豐富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制造業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
以作風建設新成效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 一段時間以來,各地自覺增強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責任感緊迫感,增強學的自覺,保持查的力度,確保改的實效,以作風建設新成效贏得人民群眾信任擁護。 學習研討求深求實 “過去總覺得落實這些規定更多是領導干部的事,距離我們有點遠。…
遼寧著力構建四季消費場景 冰雪景區“一專多能” 暖陽下的滑雪場上,工人們忙著拆解雪地傳送帶、圍擋、安全網等設施。賽道中間,幾台小旋耕機來回穿梭,土層被鋒利的旋耕刀翻開,工人們緊跟其后,清理雜物。…
掃碼上傳信息方可入企現場檢查 本報沈陽5月18日電 (記者郝迎燦)多頭檢查、多層檢查、重復檢查是涉企行政執法領域一大痼疾。遼寧出台《關於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若干措施》,從完善清單、規范方式、嚴格實施等方面亮出有效舉措,靶向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切實提高行政執法質效。…
治好金屬“慢性病”,有妙招(嘮“科”) 金屬也有“慢性病”? 打個比方,如果把金屬看成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的上班族,它也會患上疲勞損傷等“慢性病”——專業名稱為循環蠕變或棘輪效應。就像生鏽的齒輪卡住后,只能單向轉動,金屬在反復承受循環應力后,內部結構也會“卡”住,積累損傷直到突然斷裂。…
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省心(在現場·看作風) 沈陽市渾南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接聽群眾咨詢電話,根據《辦事不找關系指南》引導群眾辦事。 本報記者 劉佳華攝 泉州市台商投資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進行線上審批。…
夏季行車隱患多,安全駕駛有訣竅(服務窗) 春去夏至,不少地區高溫天氣即將“登場”,降雨也趨頻繁,悶熱的天氣容易讓人疲倦犯困、心情煩躁﹔突如其來的降雨,導致道路濕滑,暗藏車輛側滑、失控風險。夏季如何確保行車安全?遼寧省阜新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細河大隊大隊長邢軍建議: 駕駛員如果感到困倦,應盡快到服務區或安全地帶停車休息﹔應注意勞逸結合,白天連續駕駛不要超過4小時,夜間連續駕駛不應超過2小時﹔稍感疲勞時,可把空調溫度適當降低或打開車窗,呼吸新鮮空氣,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開車,開車時可以小幅度調整坐姿,或到安全地帶停車,下車活動腰腿、頸肩,待疲勞緩解后再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