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遼寧的故事

【穿越歷史的感動】創制成功多菌靈 緊跟步伐帶隊伍

2021年06月29日08:38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故事主人公:張少銘,曾任沈陽化工研究院實驗廠廠長、農藥研究室主任、院技術咨詢委員會主任。上世紀60年代,他主持研發的多菌靈一號對我國棉花、小麥防病增產發揮了重大作用,是我國產量最大的農用殺菌劑。1978年被評為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1990年被化工部授予“為化學工業作出貢獻的老專家”。

張少銘

1949年1月8日,今天的沈陽化工研究院(簡稱沈陽院)創建。五星紅旗的專用染料在這裡研發,抗美援朝的殺虫劑在這裡研制,新中國的化工科研體系在這裡初見雛形。

經過多年的發展,沈陽院原農藥所從有機磷殺虫劑、有機氯殺螨劑、有機氯殺菌劑等科研工作起步,歷經“從試制到仿制再到創制”的研發階段,不僅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農藥專業研究機構,而且逐步走開了中國特色的農藥研發之路。

1955年,張少銘調任國家化工部沈陽化工研究院實驗廠技術副廠長,主管該院染料、農藥、中間體的新產品中試生產工作,隨后又任院辦公室主任,協助技術副院長工作。1960年,張少銘擔任沈陽化工研究院農藥研究室主任,歷時18年,使該院的農藥研究領域逐步建成完整的科研體系。從此,他把自己的后半生都獻給了國家農用殺菌劑的科研工作。

上世紀50年代,農藥中的機汞制劑因易發汞中毒,被國家停止使用。此后植物病害日趨嚴重,新型農藥研制成為當時農業發展的難解課題。

張少銘深知,中國是農業大國,農藥研制是關系到保障人民有飯吃的大事。於是,他對農藥六六六生產中的大量無毒體的開發利用進行了研究,這些副產品當時難以處理。張少銘便利用無毒體鹼性水解制五氯酚鈉,並改溶劑法為水溶法獲得成功,很快推廣應用,五氯酚鈉成為當時我國生產量最大的稻田除草劑,目前仍是殺滅血吸虫宿主釘螺的主要藥劑,同時還大量應用於鐵路枕木防腐處理中。

1970年,國外對苯來特苯並咪唑基團化合物具有殺菌活性及內吸性的報道,引起了張少銘的重視。他對這類化合物的殺菌性能、合成方法和藥效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經過菌株測試,篩選出的多菌靈一號及多菌靈二號效果最好。這兩個化合物國外當時並未實現工業化生產,而合成方法又比苯萊特簡單,成本低廉於是他便埋頭於研究開發中,很快將其推向生產。

多菌靈一號是一種具有內吸性的優良殺菌劑,早期用於防治棉花枯、黃萎病。之后,大家發現該藥具有廣譜性,可防治許多主要農作物的多種病害,如小麥赤霉病等,1974年通過了化工部鑒定,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當時,江蘇小麥赤霉病大面積發生,當地試用多菌靈,僅一季就挽回小麥損失15萬公斤。多菌靈因此一舉成名,供不應求。該農藥使用至今,年產量逾5000噸,產值1億元以上。

柞蠶是我國北方生長的經濟昆虫,柞蠶絲為我國的特產,是優異的紡織品原料。但是柞蠶體內往往寄生著線虫,會引起蠶的死亡,影響柞蠶絲生產的發展。當時用了很多殺虫劑,包括多菌靈一號,不是殺不死線虫,就是連蠶也一起毒死。張少銘與遼寧丹東柞蠶研究所科技人員合作,利用多菌靈二號防治柞蠶體內線虫,柞蠶通過食用帶藥柞葉,可殺死蠶體內線虫,而對蠶體無害。

為了使我國農藥研究跟上時代步伐,張少銘積極培養有才華的年輕人,在他擔任沈陽化工研究院總工程師期間,特別推薦兩名科技人員赴聯邦德國和加拿大進修深造,他們現已成為沈陽化工研究院的主要技術帶頭人。

上世紀80年代末,張少銘雖然已年逾八旬,仍然堅持每天閱讀文獻,為了培養研究生,他還編寫了大量講課資料,重要的有:《內吸性殺菌劑的傳導機制及最近進展》《棉花維管束病害的化學防治》《植物病理學綱要》《國外農藥現狀及研究動向》《抑制多角生物性合成的殺菌劑》等。張少銘年逾八旬仍堅持每天閱讀文獻,指導研究生學習,編寫有關資料。

張少銘一生對祖國傾注了無限的熱愛。1950年,他同夫人匡淑元將一處樓房和全部金銀首飾獻給國家,用來購買飛機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戰爭,並送一子一女參軍。1955年,因工作調轉離開青島時,又將剩余的五處房產全部交公。1959年,他為了豐富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館藏,將家傳的西周青銅器召伯虎簋、漢石洛侯黃金印及其家丞銅印各一方、金代印紙幣(中國紙幣始於宋、金代)銅鈔板和青銅器公務人簋蓋等,獻給了國家。這些文獻是珍貴的國寶。后來,張少銘又將自己保存的元、明代印刷的古版書數百冊,明、清字畫真跡25軸,周、秦時期青銅器65件,歷代古錢千余枚,石章百余枚,玉器21件,捐獻給遼寧省博物館。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