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岩上紅梅開,千裡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黃梅戲《江姐》的優美旋律唱響於我省多個劇場。連日來,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吳瓊擔任藝術指導與主演的《江姐》在沈陽、大連、遼陽巡演。在沈陽盛京大劇院的化妝間裡,吳瓊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作為聞名全國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吳瓊的表演深受觀眾喜愛。舞台上的吳瓊光彩照人,台下的她親切朴實。
黃梅戲《江姐》由安徽馬鞍山四季戲曲劇院創作演出,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黃梅戲唱腔淳朴優美,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黃梅戲雖是地方劇種,卻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愛。在遼寧,也有不少黃梅戲戲迷。盤錦等地的戲迷紛紛趕到沈陽觀看黃梅戲《江姐》。在盛京大劇院,記者看到來看演出的有中老年觀眾,也有年輕觀眾。盤錦觀眾高先生表示,得知吳瓊老師來演出《江姐》的消息,他第一時間買了票。平時他經常看黃梅戲演出視頻,非常期待在現場欣賞黃梅戲。許多觀眾表示,吳瓊塑造的黃梅戲舞台上的江姐生動感人。
談到如何以黃梅戲演繹《江姐》,吳瓊表示,也許有觀眾認為黃梅戲唱腔比較柔美,不適合演繹蕩氣回腸的故事。吳瓊認為,隻要聲腔設計從人物出發,黃梅戲也能夠唱出激昂旋律。黃梅戲《江姐》的核心唱段依然是戲曲結構,但她適度借鑒運用了歌劇的表達方式,將英雄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得淋漓盡致。吳瓊多年來致力於傳承發展黃梅戲,悉心研究黃梅戲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合理創新。此前,吳瓊還演出了黃梅戲《李白》,她反串出演李白備受好評,拓展了黃梅戲的表演方式。
多年來,吳瓊主演了一批經典作品,如《女駙馬》《天仙配》,還演繹了一批現代戲,如《江姐》《嚴鳳英》《貴婦還鄉》等。吳瓊告訴記者,接下來她還將主演一部展現當代生活的黃梅戲《姑溪謠》。談到傳統戲曲在當代的傳承方式,吳瓊坦言,了解當代觀眾的欣賞需求,將傳統戲曲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努力拓展戲曲表現形式與傳播方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