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建部開展城市體檢工作以來,沈陽已連續3年位列“城市體檢樣本城市名單”。“沈陽目前已形成以指標評估為抓手,查找城市問題,制定‘診斷+治病’的工作策略,將體檢結果反饋到政府工作計劃、城建計劃等相關工作中,並對上一年度整治效果進行評估,最終形成‘發現問題—治病策略—實施建設—效果評估’的動態治理系統。”6月15日,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
【讀報名詞】
城市體檢是指對城市發展狀況以及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成效進行監測、分析、評價,揭示城市運行發展狀態,掌握城市發展特征,查找城市建設發展存在的“病症”。
將城市視為“有機生命體”
在城市體檢中,沈陽將城市視為“有機生命體”,在基本指標體系基礎上,探索增加特色指標,研究指標體系判定標准。
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把城市體檢作為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推進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促進城市開發建設方式轉型的重要抓手,建立發現問題、整改問題、鞏固提升的聯動工作機制,努力建設沒有‘城市病’的城市。”
【2019年】 沈陽市組織成立了城市體檢試點領導小組,制定形成面向常態化的工作組織機制,保障年度體檢工作順利進行。
【2020年】 城市體檢依據上一年度體檢工作機制,25個委辦局及9個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各司其職,專家組與體檢工作組通力合作,體檢指標構建、搜集及整理工作時間大幅縮減。
針對問題根治“城市病”
據介紹,近年來沈陽以城市在生態環境、城市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為問題導向,從生態宜居、健康舒適、安全韌性、交通便捷、風貌特色、整潔有序、多元包容、創新活力8個方面進行分析評價。強調城市發展需求與民生突出訴求,完善城市特色指標體系,確定停車泊位供給率、電網容載比、供熱保障率3項特色指標。事實上,沈陽近年來圍繞城市體檢查出的“城市病”,進行了大量有針對性的城市建設。
在交通出行方面 截至目前,沈陽快速路通行總裡程達341公裡,隨著快速路網的形成,城市的交通運行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目前佔城市路網總裡程9%的快速路,承擔了30%的機動車交通量,城市空間被放大。
在城市安全方面 從2017年起,沈陽市開展了為期3年的排水防澇補短板工作,通過連續兩年城市體檢工作自查及反饋,城市排水干線已經基本形成,內澇積水點數量也逐年縮減,城市綜合承載力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