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人公:李兆麟,中共北滿省委主要領導人之一,1946年3月9日在哈爾濱市道裡水道街(今兆麟街)遭國民黨軍統特務殺害。
李兆麟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目睹山河破碎,國土淪喪,同胞受難。
李兆麟心中燃起了憤怒的火焰,他暗暗發誓:決不當亡國奴,要走抗日救國的道路。恰在此時,在北平參加東北民眾救國會的姨夫張一吼寫信給李兆麟,讓他到北平去。
當李兆麟向母親述說了自己想去北平參加抗日救國活動的心願后,母親勸阻說:“你爸爸去世早,全家大小事情就靠你一個人支撐,你走了家裡怎麼辦?”李兆麟十分理解母親的心情,他耐心地說:“日本人今天佔領了奉天省,明天就要吞並東三省,然后就要滅亡全中國。沒有國,怎麼還能有家啊!古人都知道,‘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是一個青年人,怎能眼看著敵人宰割我們的國土不挺身而出呢?”這時,李兆麟已成了家,妻子也支持他的決定。在兒子兒媳的堅持下,母親隻好同意。
於是,李兆麟賣掉一車大豆作路費,於1931年11月告別親人,奔赴北平。在北平,李兆麟參加了東北民眾救國會,進行革命活動。
1932年2月初,李兆麟與共產黨員馮基平等根據黨組織的指示從北平回家鄉組織抗日武裝。回到遼陽后,李兆麟利用同鄉和同學的關系,公開出面串聯,經常往來於“燕子”隊、“長江”隊、“平日”隊、“天地容”等各種名目的民眾抗日義勇軍隊伍之間。同時還聯合遼陽二區區長蘇景陽共同成立了東北民眾抗日義勇軍第二十四路軍。蘇景陽為司令,李兆麟為副司令,下設5個支隊,共3500余人。由於司令蘇景陽怕受牽連,始終不出面,隊伍實際上掌握在李兆麟和從北平派來的黨團員手中。
1940年10月5日,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野戰演習后,部分干部攝於北野營。(第一排由左向右巴達林、李兆麟、王一知、周保中)
第二十四路義勇軍成立后,以小堡為中心,在遼陽和沈陽、本溪之間的廣大地區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國斗爭。3月底,該部攻打鏵子礦日偽警察隊,活捉了當時正在該礦的偽昭和制鐵所採礦課課長久留島秀三郎。接著,又殲滅了投靠日偽的土匪隊“洪盛團”130余人,擊潰了勾結日軍的地主武裝“南大會鄉團”千余人,殲滅了從遼陽竄到貴子山的日軍守備隊數十人。第二十四路義勇軍對敵斗爭的一連串勝利,大大鼓舞了當地民眾的抗日救國熱情,許多百姓紛紛加入義勇軍,到1932年六七月間,隊伍已發展到6000多人。
1932年8月28日,李兆麟率領第二十四路軍會同活動在沈陽郊區的第二十一路義勇軍,共同攻打了日偽重兵防守的沈陽。28日晚,各路義勇軍按計劃向沈陽發起進攻,並在投誠的偽警察接應下,於23時攻到城外大南門附近。由於日偽軍阻擊火力較強,義勇軍未能破城。攻打東塔機場的義勇軍攻入機場,燒毀東塔機場日軍飛機7架。天亮前,各部義勇軍撤出戰斗。義勇軍這次攻打沈陽的戰斗,有力地打擊了日偽統治者的氣焰,在全國產生了廣泛影響,國內外許多報紙都對此進行了報道,振奮了人民群眾的抗日熱情。
偽《盛京時報》1932年8月30日也不得不承認:“兵匪遽然挺襲奉天城,三路並逼三面受敵”,“當戰斗時,在飛機場一隅押收飛機之倉庫發火,結果內中押收飛機,竟爾燒失。”
李兆麟在組織義勇軍開展抗日斗爭的同時,還配合馮基平等在遼陽小堡一帶組織農民開展抗日救國活動。他們建立起了“反帝大同盟”“農民大同盟”“窮人會”“婦女會”和“少年先鋒隊”等群眾組織,開展抗租抗息、分糧吃大戶、罷鋤斗爭,反對漢奸地主的剝削壓迫。李兆麟不僅自己參加革命,還把母親、妹妹和堂兄弟等親屬也都動員起來參加抗日救國的宣傳活動。他把家裡的錢拿出來做活動經費,到沈陽買回來兩台油印機刻印傳單,然后組織農民和兒童中的積極分子利用廟會的機會進行散發。由於李兆麟等黨團員的積極工作,小堡附近幾個村的農民經常集會,高唱《救亡之歌》《工農兵之歌》等革命歌曲,視野大大開闊,覺悟有了明顯提高,一時間呈現出廣大農民揚眉吐氣、積極擁護和參加抗日救國活動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