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沈北新區清水台街道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爭做貢獻促振興”主題實踐活動,開拓思路確立目標,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主動聆聽、主動對接、主動服務,推動問題在一線發現、處置、解決,實現黨群參與共同治理、共享治理成果的良好效果。
“走出去”體驗式教學開拓思路。6月4日,清水台街道組織各支部書記、副書記、第一書記到丹東開展“汲取紅色力量,助推鄉村振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學草莓種植、參觀大梨樹學深悟透“干”字精神,這是該街道黨史學習教育紅色“專列”再次發往田間地頭的體驗式教學活動。此前,街道還組織所轄8個行政村和5個自然村書記赴本溪參觀學習,考察月見草等中草藥種植、加工、生產項目后,以全新的社區發展思路推動鄉村振興。
“請進來”分享式教學振奮人心。街道黨工委舉辦黨史學習教育區委宣講團宣講報告會,以“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為題,對黨史進行了系統的學習。清宇社區黨支部與共建單位152集團清水小學黨支部聯合舉行了“閱百年歷程、傳精神力量”暨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開展《學黨史、知黨恩、守誠信、傳美德》《讀書為你的精神世界加氧》等主題的宣講。
特色農業推進鄉村振興。赴本溪參觀后,中五旗社區和小洋河社區率先示范種植月見草,採用訂單收購形式,利用荒地、河灘地、道路兩旁、房前屋后種植月見草共計160余畝。預計每畝收益2000—2600元。除了經濟效益,月見草花的觀賞價值也很高,美化村屯環境,節約了種植、養護花草成本。
后屯社區購進80棵5—6年生大連櫻桃樹,建設150米長的現代化溫室大棚,發展溫室種植和採摘,今年“五一”期間舉辦了第二屆“厚囤好嚼咕”旅游美食節,設置了人偶迎客區、綠色產品展售區、小動物觀賞區、非遺葫蘆和蛋雕產品展售區、綠色採摘體驗區、彩虹隧道黨史展區等,積極打造游客爬神奇怪坡、游七彩后屯、體驗鄉村採摘、品嘗綠色蔬果的特色鄉村游。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