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人均預期壽命從79.87歲提高至80.85歲

樊華

2021年05月28日15:11  來源:沈陽日報
 
原標題:沈陽人均預期壽命從79.87歲提高至80.85歲

5月27日,沈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共慶百年華誕 奮力開創新局”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保障專場,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房產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分別作了新聞發布。

沈陽16家單位建成互聯網醫院、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至30種……5月27日,記者從“共慶百年華誕 奮力開創新局”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保障專場上了解到,全市衛生健康系統以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高品質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主線,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全市衛生健康事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委屬醫院全部實現 手機APP等多路徑預約挂號

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劉佔福在發布會上介紹,健康沈陽建設高質量推進,居民健康水平穩步提升,“十三五”期間,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9.87歲提高至80.85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18.0%提高至27.1%。

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全面啟用,智慧醫院建設走在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衛生健康治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在全國率先制定《智慧醫院建設評審標准》,委屬醫院全部實現手機APP等多路徑預約挂號。沈陽16家單位建成互聯網醫院。

同時,推進中醫互聯網醫院建設,探索區域中醫藥診療中心和智慧中央藥房建設。加強縣域“互聯網+醫療健康”工作,強化縣醫院與鄉鎮衛生院信息互聯、結果互認。建設互聯網便民統一服務平台,打造衛生系統獨立門戶微信公眾號,在和平區、鐵西區開展“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建設。

貧困人口大病專項

救治病種擴大至30種

沈陽實施“大病不出縣”兩年行動計劃,沈北新區推進城市緊密型醫聯體建設,4個縣區組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鄉鎮衛生院標准化建設全部完成,全市城鄉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實現全覆蓋。

基層人員隊伍建設持續加強,沈陽市注冊全科醫生2827人,全科醫生配備情況總量靠前,且分布均衡合理。緊扣“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標,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至30種,慢病簽約服務率達到100%。

此外,沈陽市醫養結合、安寧療護國家級雙試點城市建設全國領先,在全國率先開展醫養結合標准化建設,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全部開設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門診。建設37家醫養結合機構、2720張醫養結合床位,以及13個安寧療護機構、180張安寧療護床位,年服務老人1萬余人次,醫養結合“沈陽模式”被國家衛健委作為典型經驗予以推廣。

沈陽持續加強 急診急救中心建設

劉佔福稱,下一步,市衛健委圍繞沈陽打造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總體目標,積極參與國家和省區域醫療中心、區域專科中心建設。健全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體系,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持續加強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兒童氣管異物五大急診急救中心建設。

推進“四醫”聯動,加強全市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強化藥品臨床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

依托治未病專科聯盟,加強二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治未病科室建設。大力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強中醫藥文化宣傳。

推動衛生健康領域數字化轉型,完善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設,加快市屬互聯網醫院和5G智慧醫院建設。

(責編:孝媛、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