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李復山(左),引領一位接種完疫苗的老人前往留觀區休息。
“我們在社區領取了預約接種卡,來了之后15分鐘就完成了疫苗接種,留觀區域還能看電影,這裡流程順暢,服務貼心。”5月26日13時,在於洪區文化活動中心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一位剛接種完疫苗的市民給她身后的接種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今兒下著雨,天也挺涼,可是我們心裡暖暖的,是他們一直在為我們的健康堅守著。”
每天開15個接種台
一小時接種500人左右
26日沈城下起了小雨,接種點門外支起了遮雨棚,市民按照“一米線”有序進入接種點。於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負責人張俊玲告訴記者,中心負責3個點位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於洪區文化活動中心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於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機動隊。其中,文化活動中心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每天開設15個接種台,日接種量達3600∼4000劑次。三個點位每天累計接種5500∼5800劑次。“為了提高接種速度,中心和社區密切配合,社區按照每天的接種人數向居民發放‘接種卡’,我們一個小時能接種500人左右,現場還有很多志願者,大大地提高了接種速度。”
記者看到,居民接種結束后會領到一張留觀卡,並由導診人員指引到留觀區域。留觀期間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經驗豐富的急救醫生進行巡視,受種者如有不適,可現場進行處置,如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將通過綠色通道進行快速轉運,有效保障接種人群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動態調整臨時接種點位
方便市民接種
張俊玲告訴記者,他們中心還有一支由13人組成的疫苗接種機動隊,機動隊配備了醫療保障人員,“對於一些離方艙和接種點比較遠的片區,尤其是老年人、殘疾人居多,他們便可下到點位上門接種,機動隊每天能完成1200人次的接種量。”
隨著百姓接種意願的提高,於洪區不斷增加接種點位,保証居民能及時接種疫苗,目前設置7個方艙,12個接種點,每天接種能力達到3萬∼3.5萬劑次。於洪區疾控中心免疫科科長杜彥克稱,全區所有的接種方艙和點位全部配置了信息化接種設備、冷鏈設備、急救車及急救藥品設備,增加購置了冷藏車,保障冷鏈運輸安全的同時提高疫苗配送效率。“而且我們動態調整臨時接種點位,比如這個點位附近的社區居民基本都接種完成,就可以暫時關閉這個點位,再在其他地段開設新點位,進行動態調整,方便市民接種。”
每天6點到崗
隻為接種工作更好更快更安全
“大爺您別著急,到這邊有專門醫生為您測量血壓”“您剛做完手術,能不能接種需要醫生給您評估”……在接種點,於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復山針對市民接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他都第一時間跑過去解決,“前來接種的人群中有不少老年人,這其中又有不少人有慢性病,還有殘疾人等特殊人群,我們必須將這部分人群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狀況都做好了預案。”李復山稱,工作人員每天兜裡都要揣著含片,“每天說的話太多了,嗓子都是嘶啞的,每天都靠含片和胖大海才能說出話來。”
於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屬27個社區,總人口數達20余萬人。為了讓居民每天順利有序地接種疫苗,李復山和工作人員們每天6點多就到崗,“今兒下雨,遮雨棚夠不夠用,怎麼讓流程更順暢,怎麼不讓市民多等待,我們每天都在捋順前一天出現的問題,就為接下來的接種工作更好更快更安全。”李復山稱。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