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禮,無以立。5月13日,由沈陽市民政局、共青團沈陽市委員會、沈陽市婦女聯合會指導,沈陽市慈善總會、沈陽廣播電視台主辦,沈陽市蘇家屯區教育局、共青團蘇家屯區委員會承辦,由沈陽廣播電視台宮正工作室執行的“正儀正行公益”禮儀文化進鄉村學校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沈陽市蘇家屯區白清九年一貫制學校舉行,該活動得到禾豐食品(沈陽)有限公司、沈陽職業技術學院、安利遼寧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大力支持。
沈陽市民政局副局長徐陽,沈陽市慈善總會會長李林畔,沈陽市婦女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馮慧,共青團沈陽市委員會副書記任大林,沈陽市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沈陽安運集團董事長何文江,沈陽市慈善總會副會長、中國致公黨沈陽市委員會主委李展超,沈陽市慈善總會副會長、慈善大使、沈陽廣播電視台首席主持人宮正,共青團蘇家屯區委員會書記吳書香,禾豐食品(沈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鳳久,沈陽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藝術學院院長陳昊,安利遼寧青年志願者協會會長張麗,沈陽市慈善總會秘書長陶仁,沈陽市婦女聯合會宣傳部長楊婷,共青團沈陽市委員會權益部部長孫旭海,蘇家屯區教育督導室主任、機關黨委書記付向陽,沈陽市慈善總會副秘書長陳壯,共青團蘇家屯區委員會副書記陳相儒,沈陽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藝術學院廣告教研室主任蔡世新,共青團蘇家屯區委員會副書記鄭璐,蘇家屯區教育局團委書記宋曉雲,白清九年一貫制學校校長劉興杰等出席活動,沈陽市慈善總會秘書處、正儀正行公益爾雅天使志願團隊、白清九年一貫制學校師生以及媒體共計300余人參加了活動。
“正儀正行公益”項目由沈陽市慈善總會副會長、沈陽市慈善大使、沈陽市禮儀文化推廣大使、沈陽廣播電視台首席主持人宮正發起,致力於廣泛傳播慈善和禮儀文化,助力更多的慈善幫扶項目落地。
項目一方面送禮儀文化走進社區,打造“有禮社區”,訪談百位社區書記,為建黨百年華誕獻禮﹔另一方面,送禮儀文化公益課進鄉村學校,為學生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以禮儀教育塑造孩子“以禮相待,以德服人”的優秀品格,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鄉村學校素質教育,為鄉村振興提供內源性精神和文化動力支撐。
禮儀文化進鄉村學校系列活動啟動之后,將以禮儀文化公益課為主體、以贈送學生們的“正包包”為載體,積極推廣禮儀文化,傳播禮儀知識。贈送這套愛心隨行包包括雙肩書包、磁力拼圖、奇藝魔方、四葉草筆袋、禮儀書簽以及禮儀記事本、《論語》書,引導學生們端端正正,做有禮、有心、有愛、有信的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此外,為豐富禮儀文化公益課堂內容,還會為學生們指導誦讀、推廣普通話等,讓學生們親近經典、承續傳統、陶治性情,提高學習能力和人文素養。
當天,啟動儀式在白清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們表演的禮儀操中拉開帷幕,“正儀正行公益”項目發起人宮正介紹了禮儀文化進鄉村學校系列活動的項目主旨和主要內容﹔禾豐食品(沈陽)有限公司、沈陽職業技術學院、安利遼寧青年志願者協會擬分別向沈陽市慈善總會捐贈慈善款物,用於支持“正儀正行公益”禮儀文化進鄉村學校系列活動的開展。其中,禾豐食品(沈陽)有限公司擬捐贈15萬元善款,用於制作1000個“正包包”。
隨后,與會領導登台共同揭開“禮”牌匾,宣布禮儀文化進鄉村學校系列活動正式啟動,並向白清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學生代表贈送“正包包”,同時向全校學生發放“正包包”280套。
“禮儀公益課走進學校,說明有很多人關心和關注我們。背上“正包包”,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內心端正,自尊、自愛、整潔、朴素大方的學生﹔做一個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學生﹔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學生。端端正正,開開心心。”白清九年一貫制學校七年級學生高瑩說。
白清九年一貫制學校校長劉興杰對“正儀正行公益”禮儀文化進鄉村學校系列活動的落地表示熱烈歡迎,他說:“禮儀文化走進我們的校園,使我校的師生都成為有禮、有心、有愛、有信的人。內容豐富、形式生動的禮儀課,暖心貼心的‘正包包’,都將成為傳播和傳承的載體,讓禮儀文化在我校生根發芽,讓禮儀之花開滿校園,讓我們一起在愛中行走。
“禮儀文化進鄉村學校系列活動更多的惠及鄉村孩子,為他們點燃一團精神文明之火,是為我市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補齊一塊短板。”沈陽市民政局副局長徐陽對於活動給予肯定,他同時指出,推動禮儀文化進鄉村學校一是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二是要遵循教育規律,科學設計教學內容﹔三是要改進和創新教學方式,不斷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四是要讓活動具有可持續性。
“為鄉村學校的學生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可以減少問題行為,提升學業、提升幸福感。”沈陽市慈善總會會長李林畔進一步表示,當前,市慈善總會在積極謀求新時代的慈善公益發展布局,開展更加豐富的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慈善公益項目。希望社會上更多的有識之士,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慈善公益事業中來,在總會搭建的平台上,以禮相待,以善致善,互濟互助,盡展所長,匯聚愛心力量,共建慈善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