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①:遼寧東北抗日義勇軍紀念館。
本報記者 劉洪超攝
圖②: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
本報記者 劉洪超攝
圖③:錦州市遼沈戰役紀念館,講解員在為學生們講解。
資料圖片
圖④:本溪市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
本報記者 劉洪超攝
在遼寧省彰武縣四合城鎮劉家村,侯貴正小心翼翼地挖樹苗。他是四合城鎮劉家村西樹林組村民,1975年9月入黨。20年來,他造林26萬余株,讓2400多畝沙丘變成綠洲。
曾經,位於科爾沁沙地南部的四合城鎮,沙化土地佔全鎮面積的70%以上。“春天地裡剛剛種下的種子,不到半天就被風沙吹跑。即使長出小苗,一陣風后就被沙子掩埋。再不攔,別說糧田,連住的地方都會沒了。”侯貴說。2001年,他決定與彰武縣四合城林場合作造林。林場提供宜林沙荒地,他出資出力造林並負責管護。樹苗怎麼選,錢從哪裡來?一連串的困難,都沒有動搖侯貴造林的決心。
錢不夠,侯貴就去貸款。樹苗不好活,他就把泥土和農家肥放在盆裡,一小盆一小盆地培育,育好后再移植出去。樹苗一株株增加,林地一片片延伸,風沙終於停下了進犯的腳步。
“我這一生,能做好治沙造林這一件事就知足了。”侯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