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路上的我們|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賡續師范報國精神血脈,建設高職高專區域名校

2021年05月09日09:50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錦州師專的前身是成立於1914年的奉天省立第四師范學校,已經有107年辦學歷史。1998年,學校開始舉辦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是全省第一所試辦高等職業教育的師范院校,現有教職工563人,其中專任教師413人,在專任教師中有教授35人,副教授119人。學校現設全日制師范教育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38個,省級高水平特色專業群1個,省級品牌專業2個,在校生8719人。

談起師專,人們總願意在她的名字前面加上百年,用以銘記她的悠久歷史,華彩瞬間。歷經了兩個世紀的錦州師專,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見証並參與譜寫了中華民族教育史上的精彩華章。

第一代師專人,從學校誕生之日起就把自身的發展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百余年弦歌不輟、踔厲風發,教育興邦、師范報國的紅色基因,已深深熔鑄師專人的精神血脈。

1912年民國成立后,在教育上“廢科舉、興學堂”,當時的奉天省(現遼寧省)師資匱乏,培養中小學師資成當務之急,遂將全省劃分為五個師范區,每區設師范學校一所。遼西的錦縣(今錦州)、錦西、興城、綏中、義縣、北鎮、黑山、盤山等八縣為第四師范區。經高橋鎮紳士、高橋小學校長王西伯多次呈請,奉天省行政公署教育司最終決定,將第四師范設於高橋,校名為奉天省立第四師范學校。

1948年10月15日錦州解放。11月人民政府派周太暄等同志接管了學校。從此,在黨和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學校迅速發展起來。1949年12月,中共錦州師范學校黨支部公開舉行解放后首批黨員宣誓大會。首批發展黨員有穆本安、蔣寶華、穆志賢、於德林、孫成玉等五名同志。

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是錦州師專的光榮傳統。解放初期,學校結合當時的形勢,開展了各種政治活動,上街游行、慶祝南京上海解放等。1950年學校積極參加抗美援朝活動,其中王志義、康虹、高玉璞等5名學生寫了血書,李桂范同學一次獻血180cc以上。1951年7月學校趕排大型歌劇《星星之火》正式演出,劇組轉赴各地為支援抗美援朝義演,所到之處有口皆碑,一時轟動遼西走廊。這些有效的思想教育,使學生政治覺悟和思想素養有很大提高。在48年到52年間的763名畢業生中,有十分之一的畢業生當選為省、縣、區勞動模范,九分之一的畢業生被提拔為校長或教導主任。此時學校的規模擴大、知名度不斷提升,1950年《人民音樂》雜志社評價錦州師范學校是全國七所音樂設備最完備的師范學校之一。

1954年秋,遼西、遼東兩省合並為遼寧省,學校改名為遼寧省錦州師范學校。這期間,學校主要抓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抓了專業思想教育和教師隊伍建設,還重點抓了以教學為中心的正常秩序的建立和基本功的訓練。

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學校各方面都以較快的速度發展起來,1960年學校規模擴大到43個教學班,學生總數達2152人。1959年1月學校被市委文教部、市教育局評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紅旗單位﹔同年10月被市人民委員會再次授予紅旗單位稱號﹔1960年1月被市教育局確定為重點學校。

改革的春風給學校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學校各方面工作迅速地展開。1988年,學校又邁出了改革的重要一步,建立了年部制,實行年部與教研組雙軌管理體制。學校上下團結一心,積極進取,極大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並取得顯著成果。學校連續二年被評為市“紅旗單位”,1988年被市政府評為“校風嚴謹教書育人”的標兵單位。1989年被遼寧省政府命名為“先進集體”,同年8月遼寧省委授予“先進黨委”稱號。

1980年經遼寧省政府批准一師在大專班基礎上建立錦州師范學院分校,為錦州地區培養中學教師。1983年更名為錦州師范專科學校。1993年學校校名規范為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1994年1月確立了“學高身正 敬業創新”的校訓。

1996年4月15日,錦州第一師范學校並入師專,校名為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1年錦州市職工大學並入,學校優化和集中了三所院校人、財、物等教育資源,為學校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學校從1998年開辦高職專業,是全省第一所試辦高等職業教育的師范院校,開啟了師范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

近百年來,學校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歷史學家金景芳、統計學家薛仲三、著名畫家李秀實、全國勞模齊瑩、全國優秀教師李煒等師專學子從這裡走向祖國建設的各條戰線。有的扎根於鄉村教育堅守三尺講台,有的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學者學海耕耘,為遼寧乃至全國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也為母校增光添彩,為后學樹立榜樣。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扎根遼西大地辦大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不斷加強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把紅色教育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增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唱響主旋律,讓激活紅色基因的德育實踐融入成長成才的全過程。通過探索主題教育、社團文化、榜樣力量、社會實踐等多角度全方位的育人模式,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創新,打造“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近年來,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師范和高職的辦學優勢,全方位服務錦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脫貧攻堅、地方文化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實踐,在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辦學水平中提高了社會認可度,實現了互動雙贏,走出了一條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的道路。

百年奮斗歷程中,先輩們留下的足跡,傳遞著初心與信仰的力量。回溯師專百余年的校史長河,為黨和國家奉獻青春乃至生命的故事燦若星辰,是黨史學習教育的寶貴資源,也是激勵師專學子砥礪奮進的精神寶藏。紅色血脈,歷久彌新。學校師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身為師專人的自豪感服務社會,讓紅色基因在奉獻中閃光。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