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解決中小學生中廣泛存在的“小胖墩”“小眼鏡”問題,強化“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丹東市以校園土地資源為依托,搭建學生勞動教育平台。日前,振安區申報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全區27所農村中小學校因地制宜建設了校內勞動教育基地,並將勞動教育納入課程體系,制訂課程計劃,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振安區的各類中小學校大多分布在農村,開展勞動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該區各校根據統一部署並結合本校實際具體實施勞動教育課程、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各校因地制宜建設校內勞動教育基地,並與學校周邊社區、企業、公益單位合作共建校外勞動教育基地。同時,該區制訂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並將勞動教育列入其中,通過專項督導開展勞動教育督導評價,涉及學校勞動教育的組織管理、教育教學、勞動實踐、考核評價和特色創新等。目前,全區共建綜合實踐基地1個,校外社會勞動教育基地6個,可為全區中小學生集中開展勞動教育提供場地。
振安區除組織專職勞動教育教師授課外,還聘請勞模、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學生家長、非遺傳承人等作為兼職教師,依托責任意識培養、學生成長記錄、學分獎勵機制、勞動教育評價等方式,充分調動廣大學生參與校園勞動的熱情,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裡的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