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催人奮進新藍圖,凝心聚力新征程!“十四五”開局之年,大連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帶頭抓落實、善於抓落實、層層抓落實”專項行動部署要求,牢牢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以大項目建設帶動振興發展大提速。確定2021年全市實現謀劃儲備“十四五”期間重大項目2500個以上,總投資規模2.5萬億元,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壓艙石和動力源作用,全力推動“十四五”時期大連“兩先區”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站在新起點,大連市再次揚帆起航,奮勇爭先,今年以來迅速掀起大項目建設熱潮。截至目前,已開復工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839個,開復工率達96.4%,總投資7223億元。
實施開放引領戰略 構建亞太對流樞紐
在構建亞太對流樞紐方面,以增強航運、物流、金融和貿易中心競爭力為目標,謀劃儲備“十四五”時期項目169個、總投資2704億元。
大連市明確“十四五”時期“實施‘開放引領,國際鏈接’戰略,充分發揮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節點和鏈接作用”,這其中構建亞太對流樞紐最為關鍵。
聚焦“亞太對流樞紐”這個願景,大連市著力抓好“四個中心”建設,即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
為實現航運中心聯通四方,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圍繞提升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大連市發揮在遼寧沿海經濟帶的“中心港”效應,加快暢通陸海通道、完善集疏運網絡、提升航運服務水平,重點推進金州灣臨空經濟區、太平灣港區、北黃海經濟區開發建設,推動新機場中線主通道、航運中心總部大廈、郵輪母港等項目,進一步強化核心樞紐功能,建設智慧、綠色、高效國際性樞紐港。
圍繞完善國際物流中心功能,大連市積極推進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提升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功能,重點推動大連新機場、臨空經濟區航空物流園、跨境電商保稅港園區、庄河進口木材國儲基地、庄河農產品電商服務平台等項目,形成多式聯運物流網絡,推動海運、空運和陸運無縫對接,實現物流中心暢通增效。同時,依托港口、機場、物流樞紐和物流園區,應用5G、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流體系,並深化完善環渤海地區物流合作機制,推動區域城鄉物流一體化發展。
圍繞提升東北亞國際貿易中心能級,大連市積極打造貿易環境新生態,提升口岸開放和服務水平﹔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加快高能級外貿出口基地建設﹔拓展貿易發展新空間,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重點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國際油氣現貨交易中心、國家會展中心等項目,促進離岸貿易、服務貿易、跨境電商等高質量發展,促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貿易型總部集聚,實現貿易中心運作全球。
在提升區域性金融中心輻射力上,大連市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強化金融中心惠及百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積極做強金融交易平台、推動金融高水平深層次開放、優化金融生態體系建設。推動金融機構集聚,重點引進開放型金融機構總部、區域性管理總部和分支機構,加大對航運中心建設、供應鏈和貿易鏈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等對外開放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重點推進區域股權融資服務平台、歐力士總部大廈、德邦遼寧總部等項目建設。
創新與產業雙輪驅動 提質提效“大連制造”
推動創新策源中心建設方面,謀劃儲備“十四五”時期項目132個、總投資893億元。打造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集聚中心方面,謀劃儲備項目818個、總投資8690億元。
“十四五”時期,大連市將舉全市之力推進東北亞科技創新創業創投中心建設,聚焦“創新策源中心”願景目標,重點推動英歌石科學城、遼寧實驗室精細化工與催化研究中心、大連理工超算中心等項目。其中,重點規劃的英歌石科學城項目,著力打造東北振興的創新策源地。
立足實體經濟發展,大連市以項目為載體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聚焦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都市型現代農業的主導產業,加快構建“5+4+3+1”現代產業體系。
在提升“大連制造”競爭力方面,重點打造綠色石化、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一代汽車、中高端消費品等五大主導產業。其中,深度開發“原字號”,打造長興島綠色石化產業基地,重點推進恆力聚酯產業園、240萬噸乙烯、精細化工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改造升級“老字號”,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裝備制造基地,重點推動光洋智能制造產業園、瓦軸風電軸承制造等項目加快建設。培育壯大“新字號”,建設東北領先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地,推進優迅光電子產業園、崇達電路二期等項目加快建設。
為提高大連服務發展能級,重點發展金融、物流、商貿、文旅等4個主導產業,主要推進國貿中心、東港望海中心、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等一批高端商貿服務業項目,謀劃儲備大白鯨旅游綜合體、京都風情街、旅順文旅綜合體等項目。
在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重點發展生命安全、潔淨能源、新材料等3個“新字號”產業,打造面向東北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標杆。其中,重點謀劃建立新醫藥與生命健康產業先行示范區,推動美羅醫藥制造改擴建、澳德醫藥生產基地等生命安全產業項目加快建設。以長興島和北黃海經濟區為核心,打造新材料產業基地,以旅順北路為中心、金普新區和高新區為兩翼打造新材料孵化器。
在推動都市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圍繞糧食生產安全建設、“菜籃子”保障工程、現代海洋牧場建設、智慧農業等領域,共謀劃儲備“十四五”時期項目200個、總投資340億元。
建設高質量環境 共享高品質生活
圍繞“優政、興業、惠民”目標,大連加快推動“數字蝶變”,謀劃儲備“十四五”時期項目207個、總投資600億元﹔打造“浪漫海灣名城”“幸福大連”“蔚藍時尚濱城”方面,謀劃儲備項目1174個、總投資1.1691萬億元。
面向“十四五”,大連市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建設人與山海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市,努力打造高效能產業、高品質生活、高質量環境,不斷增強城市核心競爭力,加快邁向“浪漫海灣名城”。
圍繞富有活力的數字經濟,重點推進大連數字谷、5G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打造城市“智慧大腦”,推動城市管理效能顯著提升。
為提升國際化城市品質,圍繞大連灣建設國際活力灣區、金州灣打造東北亞空港商務區、太平灣構建東北亞“新蛇口”的功能定位,推動打造浪漫海灣名城。其中,圍繞構建國際性綜合交通體系,重點推動太平灣港區疏港鐵路、旅順中部通道、太平灣港區泊位和航道工程等項目。圍繞提高城市綜合保障水平,推進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北站綜合交通樞紐等項目,推動東北線等天然氣管道項目加快實施。圍繞加快城市更新進程,推動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川甸棚戶區及周邊改造等項目。
在推動“幸福大連”建設方面,圍繞建設質量教育體系,推動北師大大連旅順實驗學校、小窯灣金牌教育園等項目﹔圍繞推進健康大連建設,新建大連市血液中心等項目﹔圍繞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東關街、鳳鳴街等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風貌區保護修復利用工程和郊野公園等項目。
在推動“蔚藍時尚濱城”建設方面,重點推動鞍鋼石灰石礦及周邊地區綜合治理、梭魚灣岸線綜合治理利用等項目,加快推進垃圾焚燒發電二期項目,改擴建春柳河、馬欄河、泉水河等再生水廠項目,建設香海熱電廠、華能熱電一期二期等再生水利用工程。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推動核電、風電、水電、光伏、儲能等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
實干托舉夢想,奮斗創造未來。“十四五”時期是加快推進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關鍵時期。大連市以新擔當新作為,確定今年謀劃儲備“十四五”期間重大項目2500個以上,總投資規模2.5萬億元,並已馬力十足奔向“十四五”總體目標任務,奮力開創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